《萬花樓》第二十八回 報恩寺得遇高僧 磨盤山險逸惡寇


祈恕罪。”狄爺道:“那裡敢當!老師父既然是唐朝大功臣之後,因何作了佛門弟
子?”和尚道:“王親大人,你也未知其詳,只因大唐貞觀天子跨海征東之日,老
僧也隨天子遠征。豈料大海洋中,波浪大作,險阻無涯,君臣將士個個驚惶。當日
天子志誠,禱告上天:若得波濤平息,能平服高麗,回朝情願身入佛門,潛修拜佛。
禱告才畢,果然波浪平靜,安渡東洋。後來征服東遼,班師歸國,我王不忘此願,
要去潛修佛道,有王親御戚文武大臣,多方勸諫,萬歲乃天下之主,臣民所瞻依,
豈得潛修佛教,效愚民所為。我王說,君無戲言,況祈許上天之語,不依眾臣所諫。
當時老僧自願代聖修行,我王大悅,即於此處,敕賜建造報恩寺,是如此來頭。”
狄青道:“原來有此緣由,足見老師忠心為主,真是萬世留芳。今下官尚要請教老
師。”和尚道:“大人意欲何為?”狄爺道:“下官只為奉旨解送軍衣,前往邊關。
那知這幾天雨雪紛飛,軍兵苦楚,又無地安營,特到此欲借寶寺安屯一二天,若得
雨雪一消,即行前進。”和尚搖首道:“不須借扎此地了。你們數十萬征衣,全行
失去,休想此處安屯了。”狄青變色道:“倘失去征衣,下官性命就難保了。”和
尚道:“大人,這征衣來時還未失去,此刻恐已被人劫去了。然此乃定數,你且在
此權宿一宵,貧僧有言奉告,大人不必驚心。有失自然有歸,從中因禍得福,老僧
斷然不誤你的。”狄青聽了,心下驚疑,看來此僧清高超群,又言有失有歸,因禍
得福,想必定有奇遇,不免在此耽擱一天,明早再行吧。

不表狄青權宿寺中,與聖覺樣師敘話,卻說楊元帥自真宗天子欽命鎮守三關,
只因楊延昭棄世後,朝中武將只存幾位王爺,但年紀高邁,少年智勇者卻稀。惟楊
宗保年二十六七,襲了父職。後至仁宗即位,加封為定國王,敕賜龍鳳劍,主生殺
之權,三關上將士,專由升革,先斬後奏。他為帥多年,冰心鐵面,軍令森嚴。是
日升坐帥堂,言道:“本帥自先帝時,已奉旨鎮守此關,只因父親去世,襲了父職,
執掌兵符。此關平靖十餘載,豈知近年來西戎連年入寇,興動干戈,內有權奸當道,
外有敵兵犯境,怎能坐享太平?屈指光陰,守關二十六載,自西戎興兵,爭戰多年,
本帥止有保守之能,而無退敵之力。目下隆冬冰雪之天,帳下軍士數十萬,專候軍
衣待用,連連有本回朝催取,不料此時還未解到。前日正解官有飛文到來,說在仁
安縣驛中,被妖怪將副解官攝去,本帥猶恐有弊端欺瞞,是以飛差查探,不料果有
此事,已經奏本進朝去了。但限期一月,今日已是二十八大期,因何征衣御標不見
到來。狄青既為欽命之臣,定知隆冬兵丁苦寒,早該急趲程途到關,為何耽誤限期,
可憐數十萬兵丁寒苦,實是慘傷。”
楊元帥公位在中央,左有文職范仲淹,官居禮部尚書。右坐武將楊青,年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