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二十一回 薦解征衣施毒計 喜承王命出牢籠


臣害了,倚靠誰人?”勇平王也是一般愁悶。
慢表高爺不樂,再言狄太后娘娘,心中煩惱,即日宣至狄青,開言喚道:“侄
兒,緣何全無主見,只聽奸臣調弄?況今隆冬在即,朔風凜冽,大雪紛飛,倘然風
雪將侄兒阻擋,違誤限期,楊宗保軍法如山,豈認得你是王親國戚,定然受虧了。
教吾不勝掛念,不免待吾打發王兒伴汝同往。”狄青道:“姑母,休得掛牽,侄兒
有此龍駒,一月光陰,也能轉回。”太后想起侄兒乃是鹵直之人,即道:“你一人
自然仗了龍駒,一月可以回來,只今三千兵丁,難道都有好坐騎么?侄兒還是不往
為妙。”狄青道:“吾乃烈烈男子大丈夫,些些小事,看得甚為平常,管教此去,
即月回朝,毫無阻礙。”狄太后想道:“侄兒乃是執性的硬漢,須由他去,只命王
兒伴他同注。”原來太后愛惜狄青,一來懼龐洪暗算,二來恐他耽誤了限期,楊宗
保執法無情,故要潞花王同往,可保無礙。此是婦人情愛之見,豈期狄青看得不甚
介意,再三推辭。潞花王道:“倘果然誤了限期,楊元帥豈肯諒情,況且又是龐洪
所薦,不知他又玩用什麼陰謀?莫若待弟伴你前往,方可無慮。”狄青聽得厭煩了,
即言道:“姑母娘娘,侄兒性命只付於大,或死或生,自有定數。若仗姑母千歲勢
頭,壓制別人,反被群奸曬笑,非為丈夫。”說罷,辭別娘娘回衙去了。
當時太后娘娘想下一個主意,即傳懿旨,往天波無佞府,宣召佘氏老太君。旨
下,佘太君不敢停延,即離天波府駕鑾車徑至王府,恭朝太后,三呼行禮。狄太后
後命宮娥扶起,賜坐於旁,佘太君開言道:“不知太后娘娘宣召,有何懿旨?”太
後道:“勞太君到來,只因侄兒狄青,小小年紀,初仕朝廷,不知厲害,領了當今
之令,解送軍衣前往邊關。但此去只愁關山險阻,雨雪連綿,違卻限期,只恐令孫
執法森嚴,有乾未便。”佘太君聽了道:“原來娘娘為此掛懷。何不先傳懿旨到邊
關,吾孫兒怎敢違卻?”太后道:“吾的旨意,不如太君的手書更有效力,故而請
你到來商議,由太君作書一封,由吾侄親投與令孫,即便途中耽擱幾天,也無妨了。”
太君道:“折枝小事,有何難處,待臣妾就此修書。”太后大喜,即喚宮娥取到文
房四寶,佘太君舉筆,大意只言:“狄欽差領旨解送軍衣,因他是太后娘娘嫡侄,
狄門繼後一人,倘然違了日期,須要看太后娘娘金面,從寬不究,凡事周全。”書
罷,送與狄太后,太后看畢,欣然喜悅。當日佘太君不曾帶得圖印,立即差人到天
波府取了珍藏印鑑,打上封面。太后娘娘收藏過,即排宴相待,佘太君領謝了,少
停回歸天波府而去。
話分兩頭,再說狄青是日打道親自去見包公,只為張、李弟兄,商請包公明察,
從寬復奏之意。包公道:“下官原知二人可為武職,今得狄王親奏明聖上,下官可
以從寬復旨。但王親此去,押解征衣,是龐賊薦的諒有奸謀,路途須要提防。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