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樓》第二十七回 因心急圖奸惹禍 為國事別母登程


名喚孫通,將書並金珠物件,吩咐如此如此,速去速回,不許泄漏,回來重賞。孫
通領命而去。要知孫雲用計,下文自有交代。
卻說兩位莽英雄不殺孫雲,依原路而回,趙二一見問道:“將軍,未知孫府中
被殺得如何?”張忠想道,一盆火性承應去殺人,焉好說出一個也不曾殺得之話?
只道:“孫雲已被我一刀割下腦袋了。”李義接言道:“殺得于于淨淨,雞犬不留,
快些尋你妻子回去吧。”趙二稱謝不盡,叩頭起來,往尋妻子回家不表。
卻說李義道:“二哥,可曾尋著狄哥哥?”張忠道:“早已尋著了。”李義道:
“既已尋著,方得心安。”張忠又將狄青會母,飛山虎行刺,反被降服,一一說明。
李義聽了此言,拍掌笑道:“原來狄哥哥母子重逢,姐弟敘會,真乃可喜。我二人
同往拜見狄家伯母,不知你意如何?”張忠道:“且先回營中去,看看征衣,然後
再去未遲。”
二人回營,見紅日已有丈余高,是辰時中了。這時倏然黑雲四布,日光頓蔽,
李義道:“二哥,你看天色像要下雨,如何是好?”張忠道:“三弟,若非下雨,
定然風雪,倘耽誤在中途,征衣就過限期了。”李義道:“二哥,算來批文御旨上,
限期十三日解至關前,今日已是初二了,還有十幾天途程,不知可趕得及否?”張
忠道:“前六載,吾曾由本省至陝西一次,若一刻不停步,決不致誤了限期。”李
義道:“限期過了無礙,有太后娘娘諭札,難道楊元帥不諒些情么?”張忠說道:
“倘遲三兩天,楊元帥未必執責吾狄哥哥,只憂天下雨雪,軍士受苦,我們去催促
哥哥登程便了。”李義道:“張文家中,我卻不認得。”張忠道:“賢弟勿憂,愚
兄得知。”
當時吩咐軍士造飯,好打點登程,弟兄一同來到張文家中,張文迎接進內,見
了秋爺,兩人同道:“狄哥哥,你今天母子重逢,同胞完敘,弟等特來拜見。”狄
爺道:“二位賢弟,且先請坐。”遂進內稟知母親。老太太大喜,傳請二位英雄進
內堂。狄青引路,張文在後,二人一見老太太,納頭叩拜,老太太雙手挽扶道:
“二位賢侄請起,我兒前日飄蕩到汴京,他鄉落魄,得蒙二位周鏇,使老身感激不
盡。可恨眾奸結黨,設計施謀,今又保奏我兒解送征衣,在仁安縣幾乎被害。如今
出了潼關,安保無虞,全仗二位賢侄照應,老身銘感殊深。”二人道:“伯母大人
言過重了。”當下二人告坐,狄爺與張文陪吃過茶,老太大道:“賢侄,今日奉解
三十萬軍衣,非同小可,我兒為正解,你二人本不相干,蒙結義為手足,全仗二位
賢侄,一路上小心保護,老身才得放心。”張、李道:“小侄自然關心檢點,因程
途不過所差十一二天了,老伯母且請寬心。”張文又對狄青道:“賢弟久別初逢,
理當談談別後事情,留連數日,無奈限期迫促。且待交卸了征衣,再來敘話便了。”
狄青道:“深感姐丈美情,母親在府,全仗照管。”張文道:“這也自然,何須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