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卷一百一十二下 志第十八◎靈征八下



顯祖皇興三年六月,尉元表:"臣於彭城遣別將以八月至睢口邀賊將陳顯達,有戰士於營外五里芻牧,見一白頭翁,乘白馬,將軍,呼之語,稱:'至十八日辰必來到此,語汝將軍,領眾從東北臨入,我當驅賊令走。申時,賊必大破,宿豫、淮陽皆克無疑。我當與汝國家淮畔為斷,下邳城我當驅出,不勞兵力。'後十日,此人復於彭城南戲馬台東二里見白頭翁,亦乘白馬,從東北來,呼此人謂曰:'我與東海、四瀆、太山、北嶽神共行淮北,助汝二將盪除已定。汝上下喜不?'因忽然不見。"詔元於老人前後見所,為壇表記之。

肅宗孝昌二年十月,揚州刺史李憲表云:"門下督周伏興以去七月患假還家,至十一日夜夢渡肥水,行至草堂寺南,遙見七人,一人乘馬著朱衣,籠冠,六人從後。興路左而立,至便再拜。問興何人。興對曰:'李公門下督,暫使硤石。'其人語興:'君可回,我是孝文皇帝中書舍人,遣語李憲,勿憂賊堰,此月破矣。'興行兩步,錄興姓字,令興速白。興寤,曉遂還城,具言夢狀。七月二十七日,堰破。"

世祖延和三年三月,樂安王范獲玉璽一,文曰"皇帝璽"以獻。

太延元年,自三月不雨至六月,使有司遍請群神,數日,大雨。是日,有婦人持一玉印至潞縣侯孫家賣之。孫家得印,奇之,求訪婦人,莫知所在。其文曰:"旱疫平。"寇天師曰:《龍文紐書》雲,此神中三字印也。"

高宗和平三年四月,河內人張超於壞樓所城北故佛圖處獲玉印以獻。印方二寸,其文曰:"富樂日昌,永保無疆,福祿日臻,長享萬年。"玉色光潤,模製精巧,百僚鹹曰:"神明所授,非人為也。"詔天下大酺三日。

高祖承明元年八月,上谷郡民獻玉印,上有蛟龍文。

太和元年三月,武川鎮獻玉印,青質素文,其文曰"太昌"。

六月,雍州獻玉印。

是月,長安鎮獻玉印一,上有龜紐,下有文字,色甚鮮白,有殊常玉。

三年七月,定州鉅鹿民獻玉印一方,七分,上有文字。

世宗永平元年四月,瀛州民獲玉璧、玉印各一以獻。

肅宗熙平二年十一月,京師仍獲玉璽二。

孝靜興和三年二月,東郡白馬縣民獻玉印一。

太宗永興三年十二月,北塞候人獲玉板二以獻。王者慈仁則見。

孝靜天平二年二月,員外散騎常侍穆禮得玉板一,廣三寸,長尺五寸,頭有兩孔以獻。

高祖承明元年九月,京兆民獻青玉璧一雙,文色炳煥。王者賢良美德則至。

肅宗正光三年六月,并州靜林寺僧在陽邑城西橡谷掘藥,得玉璧五,珪十,印一,玉柱一,玉蓋一,並以獻。

高祖太和五年六月,上邽鎮將上言:"於鎮城西二百五十里射獵,於營南千水中得玉車釧三枚,二青一赤,制狀甚精。"

孝靜興和四年七月,鄴縣民獻白玉一璞。

肅宗熙平二年正月,金出岐州橫水縣赤粟谷。

太祖天興三年四月,有木連理,生於代郡天門關之路左。王者德澤純洽,八方為一則生。

八月,渤海上言修縣、東光縣木連理各一。

十二月,豫州上言木連理生於河內之沁縣。

四年春,河內郡木連理二。

八月,魏郡上言內黃縣木連理。

太宗泰常元年十月,范陽郡上言木連理。

十一月,常山郡上言木連理。

三年正月,渤海上言東光縣木連理。

八月,廣寧郡上言木連理。

世祖神鬯哪昃旁攏滎陽郡上言木連理。

延和二年三月,樓煩南山木連理。

三年九月,上谷郡上言木連理。

太延元年二月,魏郡上言木連理。

五年二月,遼西上言木連理。

高祖延興元年十一月,秘書令楊崇奏,鐘律郎李生於京師見長生連理樹。

承明元年九月,并州上言木連理,相去一丈二尺,中有五枝相連。

太和元年三月,冀州上言木連理。

十七年六月,京師木連理。

十八年十月,河南上言鞏縣木連理。

二十三年十月,并州上言百節連理生縣瓮山。濟州上言木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