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平南》第一回 南天國差臣進表 平西王夜宴觀星

  第一回 南天國差臣進表 平西王夜宴觀星

詩曰:
暴戾邊夷屢不和,食吞疆土動干戈。
擾攘未息兵遭圍,征役無休將士磨。
卻說前書五虎將征服西域邊夷,奏凱班師,回朝見主,論功賜爵,俱受王封。
當時各將士同告駕榮鏇謁祖,仁宗天子準奏,各賜榮歸故土,限以三年為滿期,期
滿之後,仍復回朝伴駕,同保江山。後話休題。
再考大宋開基承統以來,邊廷侵擾之患屢屢不息。始自太祖傳位與匡義太宗,
以至真宗,及今仁宗。然太祖之初,代周承統,登基一十六載而崩。太宗繼御,在
位二十二秋。其初,威武仁智,不在太祖之下,三年而收吳越,四年而滅北漢,天
下一統之盛至矣。及真宗之世,在位二十五載。雖寬仁慈愛,大有帝王之度,然至
景德初年,契丹大舉雄兵猛將,入寇澶州,所到之方旦夕攻陷。當日若無寇準之才
智,勸主親征,國家幾乎亡滅,其弱甚矣。
至仁宗在位,四十二年。雖然忠義之士滿朝,仁柔有餘月賦不足,是以邊疆之
患,不覺鏇踵而來。其初,文有王曾、孔道輔、包拯。文彥等。當擾亂之日,其武,
朝廷所倚重,初知兵機韜略者,莫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智勇雙全者,有呼延
贊、楊宗保並帳下結義英雄甚眾。前書已見,此書不題。以後皆年老既衰,相繼而
亡,卻也不表。
再言上年五虎將征服西遼,其邊夷拱服,入貢不絕。仁宗天子龍顏大悅,思念
皆狄青五將之功。其眾將回朝之日,告假榮歸,原限三年;此時期限未滿,正是二
載,所以眾將俱未回朝。當日乃嘉祐四年己亥秋九月,南蠻王依智高作叛。初起於
廣源州,後興兵攻奪交趾,僭稱南天國王。發兵大寇邕州,兵勢甚銳,百姓驚怵。
各州府縣望風逃遁,所到皆凶。不題。
忽一天,仁宗天子尚未退朝,有皇門官俯伏金階,奏曰:“微臣啟奏陛下,今
南蠻交趾南天國王稼智高差使臣到來,有表文一道,上謁天顏。”仁宗聞奏,說曰:
“朕思這南蠻王,可惡無禮,前月邊關有本,奏說這逆凶起兵侵掠,黎民不安,求
懇發兵征誅。朕想勞師動將,府庫浩繁,非同小可,是以尚未發兵征討。不想彼勢
愈張,未滿二月其邊關本章雪片而來,說邕州危急,近日即思興兵前征。他今又差
使臣來上表,未知何意。即可宣進來。”當下皇門官領旨,即出午朝門,宣進使臣。
這使臣官慌忙俯伏金階,拜伏已畢,手捧著表文一道說:“邊國使臣叩首仰見龍顏,
願聖壽無疆。”天子開言說:“外國差使見朕,有何本章奏?”使臣說:“微臣奉
南天王,有本章一道與陛下,求龍目觀瞻,便知明了。”當下有御前擋駕官將本章
接上龍案展開。仁宗天子一看錶文,上寫:
南天國王書至大宋君御案前。曰:從來天下者,人人之天下,
非一人之所私得也。至於堯舜之君,聖德俱德,尚且揖讓相遜。況
今之君,聖德未及於堯舜,而柔弱不及才能。公然南面稱孤,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