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征西》第二十九回 卻求救番君勸女 明大義公主提兵

  第二十九回 卻求救番君勸女 明大義公主提兵

詩曰:
番軍深恨小英雄,只知小節不知忠;
公主懇求解圍困,天朝將士出牢籠。
卻說這公主一者為夫遭著圍困,救兵軍情延遲不得;二則分離已久,思念丈夫
情切。一接來書,恨不得即刻興兵前去。此時一路回朝,在朝中細細奏知父王。狼
主聞言,頓覺痴了,一會兒說:“女兒,狄青乃是無情無義之人,不願在我邦,私
自而行,不思念你有重身之事,拋棄了你。他執意要去征伐西遼,扶助宋君,由他
成敗,與我國何乾?女兒你自放懷,不須過慮,弄壞身體,為父尚靠何人!”公主
聽罷,帶淚叫聲:“父王,不是這等說的。如若前時不招贅了他,由他有啥災難,
有何干涉?女兒既與他成為夫妻,雖然一月分離,並非駙馬無情無義,豈有為子在
我邦坐享,娘在中國天牢受苦,於心何安!三年哺乳,十月懷胎,深恩罔極,一巳
留戀於此,忘了親難,豈非不孝!既然奉旨平西,反在我邦,為臣背君逆旨,豈非
不忠!人生天地,忠孝為先。既為夫婦,嫁雞隨雞乃古人之言。”狼主說聲:“好!
你嫁雞隨雞,你卻一念不忘於他,他卻無意於你。無事之時,拋棄於你;今朝有難,
勢急便來求你,不要睬他。況且你雖知武藝,終是女流之輩,豈可一路領兵前往,
受得風霜,如何是好?回宮去罷,休得再說,由他別路求救便了。”
公主聽罷,兩淚交流,說聲:“父王,不是女兒老著麵皮,不知羞恥,多言逆
父。只因成了夫婦,豈無一分恩愛。今日丈夫有難,女兒焉能不去?”狼主說:
“未滿匝月,不辭私走,有何恩義?”公主說:“父王,他逃走了,是為忠盡孝,
怪不得他。況且與女兒分別之時,再三叮囑女兒不要掛慮於他,恐我苦壞身體。待
平伏了西遼,將功消罪了時,他仍回來同享太平。”公主說道:“你不要聽他,這
是花言巧語哄弄你的。”公主又說:“父王,他是男子漢之言,如鐵如石,不得口
是心非,把女兒丟了,縱然駙馬有甚差處,萬望父王念他已有後嗣,他若丟得了妻,
難離得子,待平西後終須回來。”狼主聽了,只是不依,也不開言。公主高聲說:
“父王,你既不許女兒前往,願為一死,以免妻不能為夫解難。我想禽獸尚惜二分
屠殺,今日孩兒坐視丈夫大難臨頭,想來為人不如禽獸了。既然父王不允女兒出兵,
我就死在金階之下,也不回宮了。”說罷,淚如雨下,不勝悽慘。這番王憐獨有此
女,並無別嗣,所以常常惜如玉,見他悽慘如此,好不憐惜。況且句句多是有理之
言,便叫聲:“女兒啊,不要苦壞了。但容你去解圍助宋,西遼國王豈不怪為父么?”
公主說:“父王,我邦與西遼國從無來往相交,目下西遼欺著我邦,父王還不知么?”
狼主說:“怎見得欺我國!”公主說:“這西遼豈不知狄青是我國招贅了他,如今
他國大發雄兵與猛將圍困住駙馬,倘若駙馬有甚差遲,我國也覺無光了。豈不是西
遼欺著我邦?”狼主聽罷一想:“狄青雖然不是,到底是我邦駙馬,目下已有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