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



譙王重福,高宗時王唐昌郡,徙封平恩。長安末乃進王。神龍初,韋庶人譖與張易之兄弟陷重潤,貶濮州員外刺史,徙合、均二州,不領事。景龍三年,中宗親郊,赦天下,十惡者鹹宥,流人得還。重福不得歸,自陳"蒼生皆自新,而一子擯棄,皇天平分,固若此乎!"不報。韋後得政,詔左屯衛大將軍趙承恩、薛思簡以兵護守。睿宗立,徙集州,未行,洛陽男子張靈均說重福曰:"大王居嫡長,當為天子。相王雖平大難,安可越居大位?昔漢誅諸呂,乃東迎代王。今百官士庶皆願王來。王若陰幸東都,殺留守,擁兵西據陝,徇河南、河北,天下可圖也。"重福又遣靈均與其黨鄭愔計,愔亦密招重福為天子,豫尊睿宗為皇季叔,重茂皇太弟,制稱中元克復元年,愔自署左丞相,知內外文武事,以靈均為右丞相、天柱大將軍,知出征事,其餘以次除署。重福自均州與靈均乘驛趨東都,舍駙馬裴巽家。洛陽令候巽,重福驚,遽出,欲劫左右屯營兵,至天津橋,願從者數百人。侍御史李邕遇之,先馳至右屯營,呼曰:"譙王得罪先帝,擅入都為亂。公等勉立功取富貴。"稍稍閉皇城諸門以拒。重福徇右營不能動,趨左掖門,已闔,怒,縱火燒之。左營兵寢逼,眾遂潰,重福走山谷。明日,留守裴談總兵大索,投漕渠死,年三十一,礫其屍。帝詔以三品禮葬。

節愍太子重俊,聖歷三年王義興,神龍初,王衛,拜洛州牧,實封千戶。俄領揚州大都督。明年為皇太子,與太后喪,殺冊禮,詔在藩食封,歲納東宮。給事中盧粲上言:"太子與列國同入封,不可為法。"詔罷之。重俊性明果,然少法度。既楊璬、武崇訓為賓客,二人馮貴寵,無學術,惟狗馬蹴踘相戲昵。左庶子姚珽數上疏諍導,右庶子平貞慎又獻《孝經議》、《養德》等傳,太子納而不克用。武三思挾韋後勢,將圖逆,內忌太子,而崇訓又三思子,尚安樂公主,常教主辱重俊,以非韋出,詈為奴,數請廢,自為皇太女。三年七月,重俊恚忿,遂率李多祚洎左羽林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矯發左羽林及千騎兵殺三思、崇訓並其黨十餘人,使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守宮城,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入,索韋後、安樂公主、昭容上官所在。後挾帝升玄武門,宰相楊再思、蘇瑰、李嶠及宗楚客、紀處訥統兵二千餘人守太極殿,帝召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等率留軍飛騎百人拒之,多祚兵不得進。帝據檻語千騎曰:"爾乃我爪牙,何忽為亂?能斬賊者有賞。"於是士倒戈斬多祚,餘黨潰。重俊亡入終南山,欲奔突厥,楚客遣果毅趙思慎追之,重俊憩於野,為左右所殺。詔殊首朝堂,獻太廟,並以告三思、崇訓柩。睿宗立,加贈謚,陪葬定陵。

初,重俊被害,官屬莫敢視,惟永和丞甯嘉勖號哭,解衣裹其首,時人義之;楚客怒,收付獄,貶平興丞,卒。至是,亦贈永和令。

重俊子宗暉,景雲三年封湖陽郡王,天寶中,至太常員外卿,薨。

睿宗六子:肅明皇后生憲,宮人柳生捴,昭成皇后生玄宗皇帝,崔孺人生范,王德妃生業,後宮生隆悌。

讓皇帝憲,始王永平。文明元年,武后以睿宗為皇帝,故憲立為皇太子;睿宗降為皇嗣,更冊為皇孫,與諸王皆出閤,開府置官屬。長壽二年,降王壽春,與衡陽、巴陵、彭城三王同封,復詔入閤。中宗立,改王蔡,固辭不敢當。唐隆元年,進封宋。

睿宗將建東宮,以憲嫡長,又嘗為太子,而楚王有大功,故久不定。憲辭曰:"儲副,天下公器,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內失望,臣以死請。"因涕泣固讓。時大臣亦言楚王有定社稷功,且聖庶抗嫡,不宜更議。帝嘉憲讓,遂許之,立楚王為皇太子,以憲為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實封至二千戶,賜甲第,物段五千,良馬二十,奴婢十房,上田三十頃。進尚書左僕射,又兼司徒。讓司徒,更為太子賓客。

時太平公主有醜圖,姚元崇、宋璟白帝,請出憲及申王成義為刺史,以銷釋陰計,乃以司徒兼蒲州刺史,進司空。玄宗既討定蕭、岑之難,進憲位太尉,贈千戶,固辭,更授開府儀同三司,解太尉、揚州大都督。徙王寧,又兼太常卿。開元十四年,表解卿。久之,復為太尉。歷澤、岐、涇三州刺史,累封至五千五百戶。二十九年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