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七十五下 表第十五下



路氏出自姬姓。帝摯子玄元,堯封於中路,歷虞、夏稱侯,子孫以國為氏。漢符離侯博德始居平陽。裔孫嘉,字君賓,晉安東太守。孫藻,藻二子纂、建。

舒氏出自偃姓。皋陶之後封於蓼,字豐蓼縣節其地也。春秋魯文公五年,為楚所滅,其後更復為楚屬國,亦名曰舒,又曰群舒,又曰舒蓼,又曰舒庸,又曰舒鳩,一國而有五名。春秋魯襄二十五年,楚又滅之,子孫以國為氏,世居廬江。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孫虞仲封於虞,為晉所滅。虞之公族井伯奚媵伯姬於秦,受邑於百里,因號百里奚。奚生視,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後名,故稱為孟明視。孟明視二子:一曰西乞術,二曰白乞丙,其後以為氏。裔孫武安君起,賜死杜郵,始皇思其功,封其子仲於態度原,故子孫世為太原人。二十三世孫後魏太原太守邕,邕五世孫建。

夏侯氏出自姒姓。夏禹裔孫東樓公封為杞侯,至簡公為楚所滅,弟他奔魯,魯悼公以其夏禹之後,給以采地為侯,因以為氏焉。後去魯之沛,分沛為譙,遂為郡人。唐有駕部郎中審封。

蔣氏出自姬姓。周公第三子伯齡封於蔣,其地光州仙居縣是也,宋改為樂安,蔣為強國所滅,子孫因以為氏。漢有蔣詡,十世孫休,自樂安徙議興陽羨縣。十一世孫元遜,陳左衛將軍。其族有太子洗馬、弘文館學士瑰,生將明。

曹姓出自顓頊。五世孫陸終第五子安,為曹姓,至曹挾,封之於邾,為楚所滅,復為曹姓。唐有河南曹氏。

徐氏出自贏姓。皋陶生伯益,伯益生若木,夏後氏封之於徐,其地下邳僮縣是也。至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孫章禹,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章禹十三世孫詵,為秦莊襄王相。生仲,仲字景伯。生延,字方遠。延生由,安智卿。由生該,字昌言。該生光,字子暉,漢下邳太守。光生大司農靜,字君安。靜生益州刺史萬秋,字蘭卿。萬秋生左曹給事充,字彥通。充生諫議大夫安仁。二子:豐、霸。豐為北祖,霸為南祖。

北祖上房徐氏:豐字仲都,司空掾。生明,明字玄通,侍中。生遷,字少卿,侍中。生宣,宣字休璥。二子琳、瑞。瑞字元珪,下邳太守。二子、謨、師儉。師儉字世節,京兆尹。二子:述、超。超字彥孫,魏散騎常侍。二子:崇、統。統字耀卿,晉江陽太守。三子:瑰、璣、台。台字叔衡,丹陽令。三子:禕、祑、禇。禇字萬秋,太子洗馬。二子:寧、恭。寧字安期,吏部侍郎。五子、豐之、實之、仁之、祚之、育之、祚之字興民,秘書監。三子、尚之、羨之、欽之。欽之字真宇,宋丞相、東莞公。三子、達之、佩之、邁之。逵之字幼道,中書侍郎。二子:淳之、湛之。湛之字孝源,丞相、枝江忠烈侯。二子:恆之、聿之。恆之字景方,工部郎中,襲侯。二子:孝規、孝嗣。孝嗣字始昌,齊太尉、文忠公。六子:況、戭、碏、會、嘉、緄。

凡平北祖上房徐氏:詵次子矩,矩字弘深,生邕。邕字文和,生廉。廉字元平。生則。則字元度,生尚。尚字光漢,大司農,生費。費字子文,金威將軍、東莞侯,生升。升字玄明,司空掾,襲東莞侯,生珪。珪字少玉,姑熟令,生欽。欽字思祖,大中大夫,生長卿。長卿字德師。二子:萬、僉。萬字士諧,平原太守,生續。續字承先,城門校尉。二子:寵、惠。惠字士安,司空掾,生胄。胄字彥光,本郡主簿功曹。二子:允、訓。允字仲和,生鄙。鄙字子頑。二子:訪、隆。訪字公謀,魏鎮北將軍。二子暢字彥春,晉隴西內史。四子:沇、胤、敷、蘭。蘭字石侯,侍御史,生澹,澹字洛川,長壽令,生乾。乾字文祚,給事中,生道娛。道娛字道福,員外郎,生道祖。道祖字弘業,宋車騎行將軍,生玄英。玄英字智仁,奉朝請。生景初,尚書正員外郎。二子:弘師、弘道,世居曹州離狐,隋末徙滑州衛南。至世勣,預屬籍為李氏,武后世復舊。

子子貞,博士。跺二子:武、安國。武生延年,大將軍、太傅、延年生霸,字次孺,給事中、高密相、褒成烈君。四子:福、振、喜、光。福,關內侯。生房,房生均,字長平,尚書郎。生大司馬元成侯志,志生損。自均皆世襲褒成侯,及損,徙封褒亭侯。生曜,曜生完,無子,以弟子魏奉議郎羨為嗣。羨生晉太常卿、黃門侍郎震,震生嶷,嶷生豫章太守撫,撫生從事中郎懿。自羨以下襲奉聖侯。生宋崇聖侯鮮,鮮生後魏崇聖大夫乘,乘生秘書郎靈珍,靈珍生文泰。自靈珍以下襲崇聖侯。文泰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