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



十一月辛未,有事於太廟。

十二月丁未,江浙行省左丞相別兒怯不花為中書左丞陽。

四年春正月辛未,有事於太廟。辛巳,定守令黜陟法:六事備者,升一等;四事備,減一資;三事備,遷;六事俱不備,降一等。六事者,農桑、學校、詞訟、盜賊、賦役及平常法也。庚寅,河決曹州,未幾,又決於汴梁。

二月戊戌,條社稷。是月,賀惟一為中書平章政事。

三月壬寅,特授八禿麻朵兒只為征東行省左丞相,嗣高麗國王。癸丑,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納磷為中書平章政事,集賢大學士姚庸為中書左丞。是月,中書右丞相脫脫等表進《遼史》一百一十六卷。

夏四月,車駕幸上部。

五月甲辰,右丞相脫脫罷,阿魯圖為中書右丞相。乙巳,封脫脫為鄭王。是後,河決白茅堤、金堤,平地水深二丈,北入會通河;曹、濮、濟、兗皆罹水患。

秋七月戊子朔,溫州颶風,海溢,地震。己丑,有事於太廟。

八月戊午,祭社稷。益都路鹽徙郭你赤作亂。

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辛亥,秦從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提調海運。

冬十一月丁亥朔,以民飢,禁抑配食鹽,復令民入粟補官。是月,中書右丞相阿魯圖表進《金史》一百三十七卷。

十二月戊寅,徭賊寇靖州。五年春正月辛卯,有事於太廟。

二月戊午,祭社稷。

三月辛卯,廷試進士七十有八人,賜普顏不花、張士堅等及第、出身有差。是後,以天災、河患,下詔罪己。諸路盜賊,去限二十日者,赦之。前所免租外,被災者全免之。已納者準明年補免。

夏四月,車駕幸上都。

五月己丑,敕雲南驅口給行糧放還,其不願還者聽。辛卯,翰林學士丞旨巙巙卒。

六月,盧州大張順出米賑饑,旌其門。

秋七月丁亥,河決濟陰。己丑,有事於太廟。丙午,中書平章政事鐵木兒達識為御史大夫,鞏卜班為中書平章政事。

八月戊午,祭社稷。是月,車駕至自上都。

九月壬午朔,日有食之。辛丑,中書右丞達識帖睦達罷為翰林學士丞旨,參知政事搠思監為右丞,資政院使朵兒只班為中書參知政事。

冬十月壬子,中書平章政事賀惟一為御史大夫,賜姓蒙古氏,名太平。乙卯,有事於太廟。辛酉,遣使巡行天下,詔曰:

朕自踐阼以來,至今十有餘年,託身億兆之上,耳目所及,豈能周知。雖夙夜優勤,覬安黎庶,而和氣未臻,災眚時作,豈承宣之寄,糾劾之司奉行有未至歟?若稽先朝成憲,遣官分道奉使,宣布朕意,詢民疾苦,疏滌冤滯,蠲除煩苛。體察官吏賢否,明加黜陟,四品以上停職申請,五品以下就便處決。一切興利除弊之事,悉聽舉行。

江西行省左丞忽都不下、吏部尚書何執禮巡兩浙江東道,前雲南行省右丞散散、將作院使王士宏巡江西福建道,大都路達魯花赤拔實、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秦從德巡江南湖廣道,吏部尚書定僧、宣政院簽事魏景道巡河南江北道,資政院使蠻子、兵部尚書李憲巡燕南山東道,兵部尚書不花、樞密院判官靳義巡河東山西道,宜政院同知伯家奴、宣徽院僉事王也速迭兒巡山北遼東道,判湖北道宣慰使阿乞刺、兩淮運使杜德運巡雲南行省,上部留守阿牙赤、陝西行省左丞王沖巡甘肅永昌道,大都留守答兒麻失理、河南行省參知政事王守誠巡四川行省,前西台御史中丞定定、集賢侍講學十蘇天爵巡京畿道,平江路達魯花赤左答納夫里、都水監賈惟貞巡海北海南廣東道。辛未,阿魯圖等表進《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至是,三史告成。帝諭阿魯圖等曰:“史既成書,前人善者,朕當取以為法,惡者取以為戒。然為臣者,亦當知之。卿等其以前代善惡之事自勉。“是後,呂思誠為中書參知政事。

十一月甲午,《至正條格》成。奉元人陳望林偽稱燕吉思太子,伏誅。

十二月丁巳,定薦舉守令法。

六年春二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是月,山東地震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