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六



曰:漆紗冠冕局。大使、副使各一員。至元十五年置。

曰:大同路采砂所。管領大同路撥到民一百六戶,歲采磨玉夏水砂二百石,起運大都以給玉工。大使一員。至元十六年置。

曰:管匠都提領所。秩從七品。掌金石府人匠詞訟。都提領一員。從七品。至元十三年置。

曰:監造諸般寶貝官。秩正五品。達魯花赤二員。正五品。至元二十一年置。

曰:收支諸物庫。秩從八品。大使一員,從八品。副使一員。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置。

行諸路金玉人匠總管府。秩從三品。達魯花赤一員。從三品。總管一員,從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副總管一員,從五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從八品。提控案牘一員。從九品。世祖定江南,置浙西金玉人匠提舉司。至元十七年,又置浙西道金玉人匠總管府。至元二十七年,並提舉司入總管府。後罷之。至大間,復置總管府於杭州路。

異樣局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正三品。總管一員,正三品。同知一員。從四品。《元典章》作正五品。副總管一員,正五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正八品。中統二年,立異樣局提點所,掌御用織造。至元六年,改總管府,置總管一員。十四年,置同知、副總管各一員。二十一年,增總管一員。二十九年,置達魯花赤一員。三十年,省同知、副總管各一員。後定置諸員如上。其屬曰:

異樣文繡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同提舉一員,正七品。副提舉一員。正八品。中統二年立後,至元十四年改提舉司。

曰:綾綿織染提舉司。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品秩同上。至元二十四年,改局置提舉司。

曰:紗羅提舉司。提舉一員,同提舉一員,副提舉一員。品秩同上。至元十二年改局置提舉司。

曰:紗金顏料總庫。秩從九品。大使、副使各一員。從九品。中統二年置。至元二十九年,置織造段匹提舉司,其裁併年分不可考。《元典章》犀象牙木局使,從五品。

大都等路民匠總管府。秩正三品。總管一員,從三品。同知一員,正五品。副總管一員,從五品。《元典章》作正五品。經歷一員,從七品。知事一員,從八品《元典章》:大都等路人匠提舉,從五品。提控案牒一員。至元七年置。秩從三品。十四年升。正三品。其屬曰:

備章總局。秩正六品。大使一員,正六品。副使一員。至元十三年省並楊藺等大局為總局。

曰:尚衣局。秩從正品。達白花赤一員,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同提舉一員,正七品。副提舉一員。正大品。至元二年置。

曰:御衣局。達魯花赤一同,提舉、同提舉、副捉舉各一員。品秩同上。中統四年置。

曰御衣史道安局。秩從五品。大使一員,從五品。副使一員。從六品。至元二年置,以史道安掌其職,因以名之。

曰:高麗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至元二十二年置。按舊紀二十一年,以高麗提舉司隸工部,末詳孰誤。

曰:織佛像提舉司。秩從五品。提舉一員,從五品。副提舉二員。正八品。延祐三年,置織佛像工匠提領所。秩正七品。四年,改提領所為提舉司。

通政院。秩從二品。大都院使四員,從二品。同知二員,正三品。副使二員,從三品。僉院一員,正四品。同僉一員,從四品。院判一員,正五品。經歷一員,從五品。都事二員,從七品。照磨兼管勾承發架閣一員。正八品。上都院使、同知、副使、僉院、判官各一員,經歷、知事各一員。品秩同上。元初,置擇以給使傳,設脫脫禾孫以辨奸偽。至元七年,初立諸站都統領司以總之。十三年,改通政院。十四年,分置大都、上都兩院。二十七年,置大都東西二驛脫脫禾孫,以通政院領之。二十九年,又置江南分院。大德七年罷。至大元年,復置,升正二品。三年,省通政院六員,存十二員。四年罷,以其事歸兵部。是年,復置上都通政院,只管達達站赤。延祐七年。復從二品。仍兼領漢人站赤,定置諸員如上。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