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十四·本紀第十四



二月甲午,徙建康追廉訪司治寧國。甲辰,翰林學士承旨撒里蠻進金書《世祖實錄節文》一冊,漢文《寶錄》八十冊。丙午,車駕幸上都。

三月戊辰,中書左丞尚文乞致仕,不允。詔受宣敕不赴任者,永不敘用。

夏四月丁未,分教國子生於上都。丙寅,禁納鷹鷂人濫給鋪馬。

五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壬申,罷福建都轉運鹽使司。是月,霖雨,河決祥符、太康、獲嘉、陽武等縣。

六月丁酉,汝寧縣妖人李曹驢等妄言得天書惑眾,伏誅。

秋七月辛酉,罷江淮等處財賦總管。癸亥,諸王合贊遣使入貢。

八月,抗州火。

九月癸丑,車駕至自上都。庚申,伯顏、梁德珪復為中書平章政事,八都馬辛為中書右丞,迷而火者為中書參各政事,江浙行省平章阿里為中書平章政事。庚午,戶部尚書張祐為中書參知政事。癸酉,叛王察八而、朵瓦等來降。

冬十月辛卯,有事於太廟。辛巳,宣徽使、大都護長壽為中書右丞,陝西行省右丞脫歡為中書參知政事。丁亥,安南國遣使入貢。庚寅,封皇侄海山為懷寧王。戊戌,杖流吳祈、石天補等於安西。

十一月壬子,制用院使忽鄰、翰林直學士林元撫慰高麗。戊辰,武備卿鐵古迭而為御史大夫。

十二月辛丑,封諸王出伯為威武西寧王。

九年春正月壬申,弛京師酒禁。

二月丁酉,封諸王完澤為衛安王,定遠王岳木忽而為威定王。辛丑,大赦天下。詔御史台、翰林院、國史院、集賢院、六部舉五品以上廉能識治體者三人,行省、行台、各路宣慰司舉五人。大都、上都、隆興三路免本年差發、稅糧,腹里各路免包銀俸鈔,江南佃種官田免租稅三分,前年拖欠差稅課程並行蠲免。敕有司非急之務,毋生事煩擾,小罪即與疏決,勿禁系。鰥寡孤獨常年養濟外,每人賜中鈔十兩,官司常加存問,年八十以上存侍丁一名,九十以上存一名,免其差役。流民不能復業者,官司常加優恤,願種官田者,免差稅五年。是月,忽鄰卒於高麗。

三月丁未朔,車駕幸上都。戊午,樞密副使高興為中書平亡政事,仍樞密院副使。

夏四月乙酉,大同路地震,壤廬舍無算,壓死二千餘人。懷仁縣地裂,涌黑水。己丑,東川路蠻酋阿葵來獻方物。

五月戊申,征陝西儒提舉蕭鄹、赴闕,命有司給以安車。戊午,改各道肅政廉訪司為詳刑觀察司。以地震,改平陽為晉寧路,太原為冀寧路。

六月丙子朔,以立皇太子。遣中書右丞相哈剌哈孫告昊天上帝,御史鐵古迭而告太廟。庚辰,立皇子德壽為太子。賜高年帛有差。孝子、順孫量材任用。親年七十別無侍丁者,從近遷除。外任五品官以下,並減一資致仕。官止一子承蔭者,免儤使。家貧紿終身半俸,其精力未衰者錄用之。罪囚五年以上,除惡逆外,疑不能決者釋之。流人量移內地。

秋七月辛亥,始立郊壇。丁卯,大司徒段貞、中書右丞八都馬辛並為中書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合刺蠻子為右丞,參知政事迷而火者為中書左丞,參議中書省事也先伯忽為參知政事。

八月丁丑,給曲阜廟灑掃戶。以尚珍署出五千頃供祭祀。是月,歸缽、陳州河決。

九月戊申,帝御壽寧宮,受諸王、百官賀聖誕。庚申,車駕至自上都。

冬十月辛巳,有事於太廟。庚寅,駙馬按替不花自篤哇來歸。乙未,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曰:“省中事聽右丞相哈剌哈孫總裁,自後用人,非與哈刺哈孫共議者,悉罷之。”辛丑,復以詳刑觀察司為廉訪司。

十一月丁未,罷南城警巡院。庚午,祀昊天上帝於南郊,攝太尉右丞相哈剌哈孫,左丞相呵忽台,御史大夫鐵古迭而為三獻官。

十二月丙子,京師地震。慶寅,皇太子卒。

十年春正月壬寅朔,商麗國遣使貢方物。甲辰,詔訪莊聖皇后、昭睿順聖皇后、徵仁裕聖皇后儀范中外之政,以備紀錄。丁卯,封駙馬合伯為昭武郡王。營國子學。

閏月甲午,前中書平章政事鐵哥、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闍里、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阿散並為中書平章政事,行宜政院使張閭、四川行省左丞杜思敬並為中書左丞,參議中書省事劉源為中書參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