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七 起旃蒙赤奮若正月,盡強圉單閼十二月,凡三年



戊子,寶文閣直學士、提舉亳州明道宮晏敦復卒於明州。

方議和之始,敦復力抵屈己之非。秦檜使人啖以利曰:“公若曲從,兩地旦夕可至。”敦復曰:“吾終不以身計而誤國家;況薑桂之性,到老愈辣,請勿復言。”檜卒不能屈。帝嘗面諭曰:“卿鯁〈山尚〉直言,無所間辟,可謂無忝爾祖矣。”

辛卯,金追贈太祖謚曰應乾興運昭德定功睿神莊孝仁明大聖武元皇帝。

己亥,命中書舍人段拂權戶部侍郎。

十一月,甲辰,右朝散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觀滕膺卒。

方臘之反也,膺為台州司戶參軍。賊徒呂師囊以萬眾圍城,膺率軍民捍之,數月不能拔。台人為立祠祀之,後名其廟曰義靈。

丙辰,檢校少保、奉國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候、金、房、開、達州安撫使、知金州兼樞密院都統制郭浩薨,謚恭毅。

戊午,右諫議大夫何若試御史中丞,侍御史汪勃試右諫議大夫。

丙寅,右司員外郎王循友權禮部侍郎。

閏十一月,己卯,詔罷新科明法。

丙戍,詔提舉秘書省月給公使錢三百緡。

丁酉,太學博士王之望,請仿端拱、鹹平故事,悉取近郡所開《經典釋文》,令國子監印千百帙,俾郡縣各市一本,置之於學,帝曰:“古人讀書,須親師友,雖未必盡得聖經妙旨,然亦自有淵源。今士大夫未有自得處,便為注說,以為人師,此何理也?”

寧國軍節度使、權主奉益王祭祀安時薨。輟朝一日,贈少師,追封清化郡王。

十二月,戊申,金增謚始祖以下十帝,增太宗謚曰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丁卯,金驃騎上將軍、殿前右副都點檢蒲察說,正議大夫、尚書刑部侍郎吳磐福,來賀來年正旦。

是月,郭仲荀卒於台州。

初,建康府御前都統制王德,以清河郡王張俊之侄子蓋及俊親將馬立、顧暉並為統制官。至是俊解兵柄已久,德浸不禮子蓋等而罷之。俊怒,每訴諸朝,左僕射秦檜亦忌其勇,詔乃罷德為浙東總管,以統制官王權代之。

時福建土寇未平,本路鈐轄李貴,領兵討管天下失利,為賊所執。轉運司申樞密院,言閩人勇於私鬥,怯於公戰,莫將所招游手,易聚難散,於事不便,詔下安撫司共議。薛弼以為廣東總管韓京,每出必捷,正以所部多土人,故所向克捷。今本部素無士兵,故連年受弊。弼又謂前守贛上,有武翼郎周虎臣、成忠郎陳敏,各有家丁數百人,皆能戰,比之官軍,一可當十,遂辟虎臣為本路將官,敏為汀、漳巡檢。又請揀取二人家丁,日給錢米,責以捕賊,期於必滅,與漕司合奏,號奇兵。自此歲費三萬六千緡,米九千石,而土寇遂平。虎臣,開封人;敏,石城人也。

時監司、郡守多獻羨餘以希進。袁州帑廩充溢,或謂知州事王師心,盍獻諸朝。師心不聽,以諸縣民有逋租,悉為代輸之。

福建措置盜賊張淵所部統領官邵宏淵,性質直而喜功,淵惡不用,且銜其嘗對眾相折,杖之百,斥入卒伍。宏淵之客鐘鼎,走行在上書,為辨曲直,左僕射秦檜怒,始創聽讀之名,羈鼎於福之郡學。鼎求于帥臣薛弼,乞依所親於永福,弼許之。鼎復詣闕上書,弼自劾,降一秩。

紹興十六年金皇統六年

春,正月,壬申,金主封太祖諸孫為王;以褒為葛王,尋授兵部尚書。

乙亥,金主畋於磨棱。甲申,金主還京師。

戊子,太學外捨生以千人為額。

庚寅,金以邊地與夏國。

辛卯,帝致齋於內殿。壬辰,親饗先農於東郊,牲用少牢,配以后稷。帝御通天冠,絳紗袍,詣親耕位親耕,九推乃止。遂登觀耕壇,命宰執、使相、侍從、兩省、台諫行五推之禮,庶人終千畝焉。

金主如春水,出獵,誤入大澤中,金主馬陷,因步出,亦不罪導騎。

二月,壬寅,詔:“諸路淫祠非在祀典者,並日下毀去。”以左司郎中李檉請也。

丙寅,金右丞相濮王韓企先薨。

企先為相,每欲為官擇人,專以培植獎勵後進為己任,推轂士類,甄別人物。一時台省多君子,彌縫闕失,議論必歸於正,時稱賢相。後謚簡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