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一 起昭陽赤奮若七月,盡閼逢攝提格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五月,壬辰,命右僕射、平章事王旦為兗州景靈宮朝修使。

初,錢塘江堤以竹籠石,而潮齧之,不數歲輒壞。轉運使陳堯佐與知杭州戚綸議易以薪土,有害其政者言於朝,以為不便。參知政事丁謂主言者以絀堯佐,堯佐爭不已。謂既徙綸揚州,癸未,又徙堯佐。京西路發運使李溥請復籠石為堤,數歲功不就,民力大困;卒用堯佐議,堤乃成。

乙未,詔模刻天書,奉安於玉清昭應宮。

修玉清昭應宮使丁謂,表請御製本宮碑頌及御書額,從之。

庚子,太常博士鄧餘慶,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當劾舉主,詔釋之。帝因謂宰相曰:“連坐舉官,誠亦不易;如此公坐,猶或可矜。其有本不諳知,勉徇請託,及乎曠敗,何以逃責!”王旦曰:“薦才實難。士人操行,往往中變。”帝曰:“然。拔十得五,縱使徇私,朝廷由此得人蓋不少矣。”旦曰:“求人之際,但信其言而用之。有所曠敗,亦如其言而坐之。太祖朝,有自員外郎與所犯州縣官同除名者。太平興國初,程能為轉運使,舉官至濫,人多鄙之。”帝曰:“朝廷急於得人,苟不令薦舉,則才俊在下,無由自達。求人之要,固無出於此也。”

丙午,府州言知州興州刺史折惟昌卒。先是河東民運糧赴麟州,當出兵為援,惟昌時已屬疾,或請駐師浹旬以俊少間,惟昌曰:“古人受命忘家。死於官事,吾無恨也。”即引眾冒風沙而行,疾遂亟。帝遣使挾醫診視,弗及。於是命入內供奉官張文質馳往護葬,所須官給。以其弟惟忠知州事,錄其二子官。

禮部侍郎馮起請致仕,帝顧宰相,問其年。王旦曰:“起清名素履,搢紳少及,年實七十,以誠引退。”帝曰:“起謹畏寡過,亦可嘉也。”戊申,授戶部侍郎,致仕。

六月,壬戌,遣使齎御藥賜景靈宮朝修使王旦。癸亥,旦入辭,又賜襲衣、金帶、鞍勒馬。詔自京至兗州察吏治民隱,聽以便宜行事。

河北緣邊安撫司言有自北界市馬三匹至者,已牒送順義軍。帝曰:“如聞彼國擒獲鬻馬出界人,皆戮之,遠配其家,甚可閔也。宜令安撫司,自今如有此類,俟夜遣人牽至境上,解羈縱之。”

乙丑,河北緣邊安撫司上制置緣邊浚陂塘築堤道條式、畫圖,請付屯田司提振遵守;從之。又言於緣邊軍城種柳蒔麻,以備邊用;詔獎之。

庚午夜,京師新作五嶽觀東北,黑雲中見星如晝,有旌纛甲兵之狀,睹者喧怖,而丁謂以祥瑞聞,詔建道場。

壬申,封婉儀楊氏為淑妃。始,皇后為修儀,妃為婉儀,幾與後埒,凡巡幸皆從,榮寵莫比。妃通敏有智思,周鏇奉順,後親愛之。

乙亥,樞密使王欽若,罷為吏部尚書,陳堯叟為戶部尚書,副使馬知節為潁州防禦使。

欽若性傾巧,敢為矯誕,知節薄其為人,未嘗詭隨。帝嘗以《喜雪詩》賜近臣,而誤用旁韻。王旦欲白帝,欽若曰:“天子詩,豈當以禮部格校之?”旦遂止。欽若退,遽密以聞。已而帝諭二府曰:“前所賜詩,微欽若言,幾為眾笑。”旦唯唯。知節具斥其奸狀,帝亦不罪也。欽若每奏事,或懷數奏,但出其一二,其餘皆匿之,既退,即以己意稱上旨行之。知節嘗於帝前顧欽若曰:“懷中奏何不盡去?”欽若寵顧方深,知節愈不為之下,爭於帝前數矣。

及王懷信等上平蠻功,樞密院儀行賞,欽若、堯叟請轉一資,知節云:“邊臣久無立功者,請重賞以激其餘。”議久不決。帝趣之,知節忿恚,因面訐欽若之短。既而不暇奏稟,即超授懷信等官。帝怒,謂向敏中等曰:“欽若等議懷信賞典,始則稽留不行,終又擅自超擢,敢以爵賞之柄高下為己任!近位如此,朕須束手也。”又曰:“欽若等異常不和,事無大小,動輒爭競。知節又歷詆朝列,審官、兩制、三館、諫官、御史都無其人,其薄人厚己如此!”於是三人者俱罷。知節尋出知潞州。

以兵部尚書寇準為樞密使、同平章事,王旦薦之也。準未告謝,命向敏中權發遣樞密院公事。自是樞密皆罷,即命宰臣權發遣如敏中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