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一 起重光單閼正月,盡閼逢敦牂十二月,凡四年



己卯,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出身莫儔等七百三十人。

夏,四月,己丑,詔縣令以十二事勸農於境內,躬行阡陌,程督勤惰。

辛卯,復行方田。

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

甲午,燕蔡京等於太清樓,帝親為之記。京又上記,備言宮室服玩之盛。

庚戌,以何執中為司空。

壬子,詔衡州安置張商英許自便。

蔡京言:“商英譴責遠方,雖其所犯醜惡,而臣與之同遇先帝,出入三朝,薄自情契,拳拳之私,敢以此請。”故有是命。

五月,己巳,蔡京落致仕,以太師三日一至都堂議事,以尚書省令廳為治所,仍押敕札。

知永嘉縣虞防言:“朝廷昨行當十錢,最富國便民之良法也,所貴推行之得其人而已。前日異議之人,務快一日之私,上欺天聽,改為當三,亦誤國之一也。望特許興復,以便上下。”詔:“虞防除名勒停,送循州編管。”

癸未,蔡京言:“門下省乃覆駁之地,臣乃兼而冒處,實有妨嫌,委紊官制,望許臣免書門下省文字。”從之。

舊制,凡詔令皆中書、門下議,而後命學士為之。至熙寧間,有內降手詔,不由中書、門下共議,蓋大臣有從陰中而為之者。及蔡京專政,患言者議己,乃作御筆密進,而丐帝親書以降,謂之御筆手詔,違者以違制坐之。事無巨細,皆托而行,至有不類帝札者,群下皆莫敢言。自是貴戚近臣爭相請求,至使中人楊球代書,號曰“書楊”雲。

臣僚上言,以科舉廢罷縣學歲升之法非便,詔:“自今並依大觀三年四月以前指揮;其後降指揮,更不施行。”

六月,己丑,以資政殿學士余深為門下侍郎。

庚寅,遼主清暑於南崖。

甲午,和州回鶻貢於遼。

甲辰,準布貢於遼。

乙卯,戶部尚書陳顯,因對,言再用蔡京,士民失望。帝怒,貶顯知越州。顯不復仕,歸隱四明。

秋,七月,乙丑,遼主獵於南山。

壬申,訪天下遺書。

九月,己未,遼主射獲熊,宴群臣,遼主自御琵琶相娛樂。

癸未,更定官名。

蔡京率意自用,欲改制以繼元豐之政,乃首更開封守臣為尹、牧。由是府分六曹,縣分六案,內侍省職,悉仿機廷之號,修六尚局,建三衛郎。遂詔:“太師、太傅、太保,古三公之官,今為三師,古無此稱,合依三代以三公為真相之任。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太尉,秦主兵之任,皆非三公,並宜罷。仍立三孤為次相之任。更侍中為左輔,中書令為右弼。尚書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罷尚書令及文武勛官,而以太尉冠武階。”然是時員既濫冗,名且紊雜,甚者黃冠道流,亦濫朝品,元豐之制,至此大壞。

阿古達自混同江宴歸,疑遼主知其異志,遂稱兵先並旁近部族。女直趙三阿鶻產拒之,阿古達擄其家屬二人,走訴鹹州詳袞司,送北院樞密使蕭奉先,作常事以聞。遼主仍送鹹州詰責,欲使自新。後數召阿古達,竟稱疾不至。

冬,十月,乙巳,得玉圭於民間,宣示群臣。蔡京、何執中等議,以為:“此即禹錫之玄圭,陛下纘禹之緒,行堯之道,故天授以至寶,不勝大慶!”己酉,奏請行授寶之禮,詔不允,自是三上表,從之。

遼主駐奉聖州。

十一月,乙卯,遼主如南京。

己未,置知客省、引進、四方館、東、西上閤門事。

丁卯,遼主謁太祖廟。

丁丑,御筆言:“方田之法,本以均稅,有司奉行違戾,貨賄公行。豪右形勢之家,類蠲賦役而移於下戶,致使流徙;常賦所入,虧額致多,殊失先帝厚民裕國之意。已降指揮,權罷方量;有訴訟賦役不均者,且依未方以前舊數。其流移人戶,仰守令多方措置,招誘歸業。”

戊寅,日南至,受元圭於大慶殿,赦天下。

辛巳,蔡京進封魯國公。以何執中為太宰、少傅兼門下侍郎。執政皆進秩。

十二月,乙酉,以鄭居中為特進。

丙戌,以武信軍節度使童貫為太尉。

乙巳,定命婦名為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