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三十 起玄黓困敦正月,盡昭陽赤奮若六月,凡一年有奇



欽若與劉承珪、陳彭年、林特及謂等交通,蹤跡詭異,時論謂之五鬼。

己丑,以鹽鐵副使、右諫議大夫林特權三司使。

壬辰,殿前司言:“諸軍訴本軍校長斂錢飾營舍、什物,數少者望令鼓司勿受。”帝曰:“軍民訴事瑣細者,朕常寢而不行。若明諭有司,則下情壅塞矣。”不許。

癸巳,翰林學士楊億以疾賜告。億剛介寡合,在書局唯與李維、路振、刁衎、陳越、劉筠輩善。當時文士鹹賴其品題,或被貶議者,退多怨誹。王欽若驟貴,億素薄其為人,欽若銜之,陳彭年方以文史售進,忌億名出己右,相與毀訾於帝。帝素重億,億求解近職,優詔不許。

淮南、北歲薄稔,振恤倍至,而言事者以為流亡無算;及丁謂使建安軍,因令校其實數。冬,十月,戊申,謂言:“轉運使司具析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五州、軍逃民,數多者及百戶,餘止三十戶,繼有復業者。”時王隨為轉運使,戒所部出庫錢貸民市糧種,歲終,約輸絹以償,故流亡者多復業。

並、代州承受公事李宗政言:“火出軍南五七里,或掊地尺餘則火山,蓋火德之應,請建祠。”帝曰:“此山有火,因山名軍,其來舊矣,宗政妄言耳。”當時所言祥瑞皆類此,唯宗政為帝所駁。

己酉,以主客郎中、知制誥王曾為遼主生辰使,宮苑使高繼勛副之。舊制,出使必假官,繼勛本秩既崇,不復假官。自是為例。

辛亥,遼主如中京。

丁巳,以知制誥陳堯咨權同判吏部流內銓。舊制,選人皆用奏舉乃得京官,而士有孤寒不為人知者,堯咨特為陳其狀而擢之。

自天書議起,四方貢諛者日多,帝好之彌篤。戊午,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降於延恩殿。先是八日,帝自言夢見景德中所睹神人傳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將再見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翼日,復夢神人傳天尊言:“吾坐西,當斜設六位。”即於延恩殿設道場。是日,五鼓一籌,先聞異香,少頃,黃光自東南至,掩蔽燈燭。俄見靈仙儀衛天尊至,帝再拜於階下。俄有黃霧起,須臾霧散,天尊與六人皆就坐,侍從在東階。帝升西階,再拜。又欲拜六人,天尊令揖不拜,命設榻,召帝坐,飲碧玉湯,甘白如乳。天尊曰:“吾人皇九人中之一人也,是趙之始祖,再降,乃軒轅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電夢天人,生於壽丘。後唐時七月一日下降,總治下方,主趙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為撫育蒼生,無怠前志!”即離坐乘雲而去。及曙,召輔臣至殿,指示臨降之所,又召修玉清昭應宮副使李宗諤、劉承珪、都監藍繼宗同觀。

己未,札示中外,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鹹除之。兩京來年夏稅放十之二,諸路十之一。賜致仕官全俸一年,幕職、州縣官先經省者權增五百員,任滿即停。

命丁謂、李宗諤、陳彭年與太常禮院檢討官詳定崇奉天尊儀制以聞。

庚申,群臣詣崇政殿稱賀,因賜酒五行而罷。宴宗室諸親於萬歲殿。

辛西,帝以《崇儒術論》、《為君難為臣不易論》示王旦等,旦等請刻石國子監。

詔以天尊降臨,分命輔臣告天地、宗廟、社稷。

閏月,丁卯,命王旦為躬謝太廟大禮使,向敏中為禮儀使,王欽若為儀仗使,陳堯叟為鹵簿使,馬知節為橋道頓遞使。鸞駕儀仗舊用二千人,有司請增為七千人,從之。

己巳,上天尊號曰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有司請以玉清昭應宮玉皇后殿為聖祖正殿,東位司命殿為治事之所。

辛未,躬謝太廟六室。詔:“聖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以七月一日為先天節,十月二十四日為降聖節,並休假五日;兩京諸州,前七日建道場設醮,假內禁屠、輟刑,聽士民宴樂,京城張燈一夕。”改延恩殿為真游殿,重加修飾。

癸酉,詔:“天下州、府、軍、監,天慶觀並增置聖祖殿。”

乙亥,詔上聖母懿號元天大聖后。

初,宰臣以太祖諡號有與聖祖名同者,將議易之。帝曰:“真祖臨降。皇家大慶也,六室並當增謚。”乃詔太廟六室各奉上尊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