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傳》第三十四回 花雲親義保兒郎

宋主韓林,聞說吳兵驟至,大驚,急請劉福通計議。福通說:“主上勿憂。” 便引羅文素、郁文盛、王顯忠、韓咬兒,率兵二萬迎敵。吳兵陣上,早有張虬領兵 一萬,到城下溺戰。這邊羅文素等四將,力戰張虬,張虬力不少怯,斗上四十餘合。 卻笑羅文素、郁文盛二將,並馬轉過東來,那張虬一錘飛去,連中二人面門,都翻 身下馬,被亂槍刺殺。韓咬兒見勢不好,持鞭趕來,張虬也轉過一錘,把他腦蓋打 的粉碎。王顯忠急要逃走,張虬縱馬奔到,大喝道:“休走!”輕舒猿臂,把顯忠 活捉了在馬上。劉福通因此棄陣逃回。吳兵擁殺過來,十亡八九。韓林傳令堅閉城 門,再處。便同福通商議,說:“吾聞金陵未公,兵強將勇,仁義存心,若往彼處 求救,必不見拒。”便修表,遣太尉汪全從水關浮出,抄河路十五里,方得上岸, 星夜奔赴金陵。

正值太祖升殿,早有近臣上前,啟說:‘叫b宋韓林,有使臣到此。”太祖召見 了,便拆書來看道: 北宋玉韓林,頓首再拜上,金陵吳國公朱殿下麾前:切念 我公威震海內,德薄四方。林本欲助手足之形,佐張皇之勢;奈 因奸黨阻梗。今漢賊窺伺江西,吳寇攻擾安豐,望驅一旅之師, 以解倒懸之急。林雖無用,亦當圖報。勢在旦夕,懸拜垂仁不 宣。

太祖看書畢,便令江全館驛筵宴。遂對眾將說:“今吳因安豐,韓林求救,此 事如何?”軍師劉基說:“此正士誠‘假途滅虢之計’。欲圖我金陵耳。安豐是淮 西藩蔽,若有疏失,則淮西不安;彼得淮西,必取江南。漢兵又從江西來夾攻,則 我有分爭之禍矣。”太祖聽得,細思了一會,便問:“似此奈何?”劉基說:“凡 有病,須醫未定之先。主公可同常遇春領兵先救安豐。便遣人往江西調徐達兵來, 隨後策應,庶幾淮西、江南、兩保無虞。”太祖又說:“我離金陵,吳兵必來襲我; 徐達離江西,漢兵必來攻擾,是內外交患了。”劉基說:“臣與李善長、湯和、耿 炳文、吳良、吳禎領兵十萬,鎮住金陵、常州、長興、江陰一帶地方,便足拒絕吳 師;江西有鄧愈、朱文正,領兵五萬,亦可拒友諒。主公此去,若定淮西,然後或 破漢或破吳,但滅得一國,大事可成矣!”太祖稱善。便令汪全先回,教宋主堅守 城池,自領三軍,即日來救。汪全拜謝先去。次日,令常遇春、李文忠,領兵十萬 征進。留世子朱標,權理朝政。劉軍師同李丞相協掌軍國重事;再傳檄與湯和、鄧 愈知道,須嚴整軍馬,提防東吳及北漢之寇。分遣已定,克日領兵,望安豐進發。 不一日,進泗州界上,傳令安營。忽汪全馳至,泣拜說:“臣未到安豐。中途 聞知呂珍、張虬,攻破城池,把臣主及劉福通等,盡皆殺害,據有安豐了。”太祖 聽說大怒,下令諸將,努力攻取,拿獲二賊,與宋王報仇。又對汪全說:“爾主既 滅,你亦無所歸,不若留我麾下,復署舊職。”汪全拜謝受職。即日兵至安豐,正 南七里安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