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傳》第四十一回 熊天瑞受降復叛

前軍報導:“卻是河州鶴鳴山下。前邊金鼓齊鳴,想是有賊人截戰。”亮祖把 弓刀一整,當先迎敵。只見這些賊人,也不打話,竟殺過來。亮祖手起刀落,連殺 了三十餘人,心下思量:“這夥人,刀也不會拿一拿,分明是伙毛賊,我不如活捉 幾個,問他下落。”殺近前去,把一個竟活捉了,帶在馬後。這些賊看了,都拍馬 而走,竟望鶴鳴山谷里去。亮祖也縱馬趕來,方才全軍進得谷里,只聽一聲炮響, 兩下伏兵俱起,東有葉鳳,西有江大成,密密層層,將兩頭山口把定。亮祖即傳令, 且下了馬,另思計議。便帶過那活捉的人問道:“這是甚么去處,有無去路?你若 說個明白,便放了你。”那人備細把火神廟吃人厲害的事,並我們一班俱是罪犯人, 假拽旗號,引人谷中的緣由,告訴了一番。亮祖說道:“既然如此,你們眾兵俱不 可聲響。且各隊埋鍋造飯,眾軍都可飽餐了,便著三百精兵,隨我步行,前後探望 些出門人戶的路頭;一邊整齊潔淨祭品,待我到廟中祝告他,看這神道是甚么光景, 何以如此厲害。”吩咐才罷,只見那犯人指道:“山頂上紅焰焰的火騾、火馬等物, 不是精怪來了么?將軍可自打點應付他。”亮祖便叫三軍一齊都跳上馬,不要心驚, 就如上陣,也迎他一回,再作計較。方說得完,看他殿中烈烈熾熾,殺奔一陣,火 焰,及牛、馬、龍、蛇等物出來,中間擁著一個絆袍、金冠、紅髮、赤臉的妖神, 騎著一條火龍,竟向朱軍陣上趕來。亮祖定著眼睛,拈弓搭箭,把那衝鋒的火馬, 一箭射中,那馬仆地便倒。這個妖神吩咐隊下小鬼,把那箭拔了來看,是什麼人如 此無禮。小鬼得令,把箭拔來,細看了朱亮祖三字。那神便道:“我道是誰,快回 殿中去吧。”原來上陣的箭,恐怕人來爭功,那箭上都刻著某人的名字。這個火神 所以曉得是朱亮祖。頃刻之間,山色仍舊清雯。亮祖下了征鞍,對眾軍說:“這箭 雖退了這火神,但不知還是禍還是福,我們還須上山,到殿中探望一番。祭品倘然 齊整,即可隨用。眾軍還須各帶利器,以備不測。”眾人聽了,俱說耳朵里也不得 聞,眼睛裡也不曾見,要都跟隨了元帥上山,到廟中探望。

亮祖當先,大步的走,行有一里多路,卻是山腰光景,造有一個亭子,匾額上 寫著“天上羅囗”四字。自此直上,俱是大塊的火石砌成,約有一丈多闊路道。兩 邊都是松柏的皮,卻又似榴樹的葉。指著這樹問那捉來的人,他說:“這樹向來傳 說是無煙木,火中燒著時,只有焰卻無煙,因此人喚他做‘無煙木’。”亮祖又走 了百十步,早有一陣風來,都是疏黃焰硝氣味,卻帶有腥穢難當之氣。那捉來人便 說:“這風叫做‘火風’。這腥臭便是時常有人不曉得的,來衝撞了神明,便燒殺 他吃。那山洞中白骨如麻,都是神道所享用的。”亮祖也不回答,只是放開了腳步。 又約有半里地面,卻又是三間大一個亭子,四圍把磚封砌,匾額上題著“蚩天”二 字。只一條路上去。那封砌的磚上,大字寫道:“來往人各宜自保,勿得上山,恐 觸神怒。”那人便立住了腳,對亮祖說:“元帥,到此是了。我們每當地方上祭獻, 也只擺列在此。”亮祖說:“怎么上面不可去?豈有此理!上面有通衢大路,怎么 我們便上去不得?”那人說:“元帥,且看那亭子上,現寫著不可去的字,小人怎 敢抵擋。”亮祖也只是走,那些隨行的軍校,也都隨從上來。又約有半里路途,只 見萬木影這,一亭巍立。亭子前後左右,俱生有四塊萬刃插天的石壁,止有一條小 路,從旁可走。遠遠地卻聽見木魚響聲。亮祖心中自喜,便在亭子中立了,對那罪 人說:“你道沒有人上山,緣何有木魚聲喀塔的響?”那人也不敢答應。亮祖再將 身走上路來,恰好一個道人,帶著個鐵冠兒,身上穿一領黃色道袍,手中拄一條萬 年藤的拐杖,背上背四五個藥葫蘆,一步步走將下來,見了亮祖,拱一拱手,說: “將軍你要上山,可往這條路去。”亮祖正要問他話時,他把手一指,轉眼間恰不 見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