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下冊恨水東逝)》第一百二十二回 皇帝偕子深夜密議 師生結伴探視罪臣


雍正冷笑一聲打斷了他問:“規矩?你們還知道規矩?甘肅布政使調往湖南的事,他本人怎么先知道了?”
高無庸越發恐慌,他叩著頭,苦著臉說:“主子聖明,那件事已經發落過了。是秦可兒傳出去的,已經把他發到打牲烏喇去了……這不關奴才的事呀……”
雍正見他竟然嚇成這樣,也不禁一笑說:“近來宮禁不嚴,門戶不緊,有些不該說出去的事傳到了外邊。朕知道這不是你乾的,但你也有責任!”
“是是是……”高無庸頭上的汗珠直往下掉,“奴才明早起來,就召集大家來訓話,誰再敢犯舌頭,就抽一頓蔑條攆出去!”
“哼,你說得倒輕鬆!哪個敢泄露官闈秘事,朕是要殺了他的!”雍正氣得牙關緊咬,一字一板地說,“最近幾天,朕就要讓你們看個樣子。滾出去!”
看著高無庸出去了,弘曆才說:“阿瑪,太監們串茶館時吹牛犯舌頭是絕對會有的,但此事遠播到雲南、貴州民間,其撲朔迷離,簡直不可思議!所以兒臣以為,這雖不值得大驚小怪,可也要再看一看苗頭。寧可縝密一點,千萬別出疏漏。萬歲能夠包容天下,似乎也不該為這些閒話徒增煩惱。”
雍正怎能聽不出來弘曆的話中之意?他無非是勸說皇上,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但雍正自己心裡,卻越是咀嚼,就越是苦不堪言。文官武將之中有人結黨,黨援之中又有人傳謠,這些都好辦,叫進來訓斥一番也就是了。再不然,還可以捉起他們來,或下獄,或流放,或殺頭,想怎么辦還不都得聽皇上隨意處置嗎?可現在是老百姓們在傳播謠言,你甚至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更可怕的是,有的地方已興起了白蓮教,而且屢禁不止;有的地方更有人扯旗放炮,嘯眾聚反。就連各地各行業中,也都建立了幫會,各有各的勢力,也各有各的途徑,朝廷既沒有法子阻攔,更沒有辦法控制。突然,他轉向弘曆問道:“哎,上次朕聽你回來說,李衛向你薦了一個人,叫什麼吳瞎子的,他來了沒有?”
弘曆躬身回答道:“稟阿瑪,此人已經來到了兒臣的府邸。他每天負責教習兒臣練武,萬歲可要見見他?”
弘時一聽這話,猛然一驚。他早就知道這事了,正想著湊個好機會參弘曆一本,說他“私蓄武士”。可他偏偏沒有想到,雍正也知道了這事,而且明明還是在支持弘曆。唉,他怎么處處得意哪!
雍正沉思著說:“朕暫時還不想見他,還是讓他住在你那裡好了。這些人,無論黑白兩道,全都能趟得開,在民間更是訊息靈通,有的還掌握著一些幫會勢力,你要好好地用他們啊!要施之以恩,結之以義,曉之以理,加之以威。他們只要肯出面說話,就比朝廷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你先從兵部里下個摺子,也可讓他有個明白的身份。朕暫不見他,以後看情形再說。像最近到處風傳的謠言,江湖上有什麼動靜,都讓他多加注意,多加留心。”
“是,兒臣明白。”
雍正繼續說道:“你們都不要小看了這件事。謠言,小則能夠傷人,大則可以禍國,這是不能輕易放過的。弘曆管著兵、戶兩部,還能留心政務,顧全大局,讓朕很是高興;弘時你管的就是政務,更要時時注意,但有風聞就要立刻報朕知道;弘晝的身子骨不好,朕從來不想給你壓重擔子,只讓你管著太常寺、太僕寺,鑾儀衛和太醫院。你不要覺得是朕不看重你,也不要覺得朕這是在讓你養老。你怎么可以在府中胡鬧呢?你們兄弟三人的秉性才德都各有所長,你們要各盡其長來幫助你們的老阿瑪,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不要只想朕信這個了,向那個了,說到底,朕身邊不就只有你們三兄弟嗎?你們三個是一體的,要和睦共處才能成事。俗話說,沒有內鬼,就招不來外祟,這話你們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