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一



延祐二年春三月,廷試進士,賜護都答兒、張起岩等五十有六人及第、出身有差。五年春三月,廷試進士護都達兒、霍希賢等五十人。

至治元年春三月,廷試進士達普化、宋本等六十有四人。

泰定元年春三月,廷試進士捌剌、張益等八十有六人。

四年春三月,廷試進士阿察赤、李黼等八十有六人。

天曆三年春三月,廷試進士篤列圖、王文燁等九十有七人。

元統癸酉科,廷試進士同同、李齊等,復增名額,以及百人之數。稍異其制,左右榜各三人,皆賜進士及第,其餘出身有差。科舉取士,莫盛於斯。後三年,其制遂罷。又七年而復興,遂稍變程式,減蒙古、色目人明經二絛,增本經義;易漢、南人第一場《四書》疑一道為本經疑,增第二場古賦外,於詔誥、章表內又科一道。此有元科目取士之制,大略如此。

若夫會試下第者,自延祐創設之初,丞相帖木迭兒、阿散及平章李孟等奏:“下第舉人,年七十以上者,與從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者,與教授;元有出身者,於應得資品上稍優加之;無出身者,與山長、學正。受省劄,後舉不為例。今有來遲而不及應試者,未曾區用。取旨。”帝曰:“依下第例恩之,勿著為格。”

泰定元年三月,中書省臣奏:“下第舉人,仁宗延祐間,命中書省各授教官之職,以慰其歸。今當改元之初,恩澤宜溥。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並兩舉不第者,與教授;以下,與學正、山長。漢人、南人,年五十以上並兩舉不第者,與教授;以下,與學正、山長。先有資品出身者,更優加之;不願仕者,令備國子員。後勿為格。”從之。自餘下第之士,恩例不可常得,間有試補書吏以登仕籍者。惟已廢復興之後,其法始變,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學正及書院山長。又增取鄉試備榜,亦授以郡學錄及縣教諭。於是科舉取士,得人為盛焉。

學校

世祖至元八年春正月,始下詔立京師蒙古國子學,教習諸生,於隨朝蒙古、漢人百官及怯薛歹官員,選子弟俊秀者入學,然未有員數。以《通鑑節要》用蒙古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成宗大德十年春二月,增生員廩膳,通前三十員為六十員。武宗至大二年,定伴讀員四十人,以在籍上名生員學問優長者補之。仁宗延祐二年冬十月,以所設生員百人,蒙古五十人,色目二十人,漢人三十人,而百官子弟之就學者,常不下二三百人,宜增其廩餼,乃減去庶民子弟一百一十四員,聽陪堂學業,於見供生員一百名外,量增五十名。元置蒙古二十人,漢人三十人,其生員紙札筆墨止給三十人,歲凡二次給之。

至元六年秋七月,置諸路蒙古字學。十二月,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余民間子弟,上路三十人,下路二十五人。願充生徒者,與免一身雜役。以譯寫《通鑑節要》頒行各路,俾肄習之。至成宗大德五年冬十月,又定生員,散府二十人,上、中州十五人,下州十人。元貞元年,命有司割地,給諸路蒙古學生員餼廩。其學官,至元十九年,定擬路府州設教授,以國字在諸字之右,府州教授一任,準從八品,再歷路教授一任,準正八品,任回本等遷轉。大德四年,添設學正一員,上自國學,下及州縣,舉生員高等,從翰林考試,凡學官譯史,取以充焉。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夏五月,尚書省臣言:“亦思替非文字宜施於用,今翰林院益福的哈魯丁能通其字學,乞授以學士之職,凡公卿大夫與夫富民之子,皆依漢人入學之制,日肄習之。”帝可其奏。是歲八月,始置回回國子學。至仁宗延祐元年四月,復置回回國子監,設監官,以其文字便於關防取會數目,令依舊制,篤意領教。泰定二年春閏正月,以近歲公卿大夫子弟與夫凡民之子入學者眾,其學官及生員五十餘人,已給飲膳者二十七人外,助教一人、生員二十四人廩膳,並令給之。學之建置在於國都,凡百司庶府所設譯史,皆從本學取以充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