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六 本紀第六



二月戊子,太陰犯天關。己丑,太陰犯井。給河南、山東貧乏軍士鈔。戊戌,改軍器局為軍器監。辛丑,百戶渾都速駐營濟南路屬縣三年。脅取民飲食糧料當粟五千石,敕杖決之,仍償粟千石。析甘州路之肅州自為一路。

三月丙寅,罷諸路四品以下子孫入質者。田禹妖言,敕減死流之遠方。禁民間兵器,犯者驗多寡定罪。甲子,敕怯綿率兵二千招諭建都。壬申,改毋章德山為定遠城,武群山為武勝軍。丁丑,敕阿里等詣軍前閱視軍籍。罷諸路女直、契丹、漢人為達魯花赤者,回回、畏兀、乃蠻、唐兀人仍舊。

夏四月壬寅,遣使祀岳瀆。

五月辛亥朔,以太醫院、拱衛司、教坊司及尚食、尚果、尚醞三局隸宣徽院。癸亥,都元帥百家奴拔宋嘉定五花、石城、白馬三寨。癸酉,賜諸王禾忽及八剌合幣帛六萬匹。

六月辛巳朔,濟南王保和以妖言惑眾,謀作亂,敕誅首惡五人,余勿論。甲申,中山大雨雹。阿術言:“所領者蒙古軍,若遇山水寨柵,非漢軍不可。宜令史樞率漢軍協力征進。”從之。戊申,東平等處蝗。己酉,封諸王習列吉為河平王,賜駝鈕金印。

秋七月辛亥,召翰林直學士高鳴,順州知州劉瑜,中都郝謙、李天輔、韓彥文、李祐赴上都,以山東統軍副使王仲仁戍眉州。壬子,詔陝西統軍司兼領軍民錢穀。罷各路奧魯官,令管民官兼領。癸丑,立御史台,以右丞相塔察兒為御史大夫,詔諭之曰:“台官職在直言,朕或有未當,其極言無隱,毋憚他人,朕當爾主。”仍以詔諭天下。立高州北二驛。戊辰,罷西夏宣撫司。庚午,省諸路打捕鷹坊工匠洞冶總管府,令轉運司兼領之。丙子,立西夏惠民局。高麗國王王禃遣其臣崔東秀來言備兵一萬,造船千隻。詔遣都統領脫朵兒往閱之,就相視黑山日本道路,仍命耽羅別造船百艘以伺調用。詔四川行省賽典赤自利州還京兆,立東西二川統軍司,以劉整為都元帥,與都元帥阿術同議軍事。整至軍中,議築白河口、鹿門山,遣使以聞,許之。罷軍中諸司參議。

八月乙酉,程思彬以投匿名書言斥乘輿,伏誅。己丑,亳州大水。庚子,敕京師瀕河立十倉。命忙古帶率兵六千征西番、建都。

九月癸丑,中都路水,免今年田租。罷中都路和顧所。丁巳,阿術統兵圍樊城。敕長春宮修設金籙周天大醮七晝夜。建堯廟及后土太寧宮。庚申,賜安南國王陳光昞錦繡,及其諸臣有差。己丑,立河南屯田。命兵部侍郎黑的、禮部侍郎殷弘齎國書復使日本,仍詔高麗國遣人導送,期於必達,毋致如前稽阻。詔諭安南國陳光昞:“來奏稱占城、真臘二寇侵擾,已命卿調兵與不乾併力征討,今復命雲南王忽哥赤統兵南下,卿可遵前詔,遇有叛亂不庭為邊寇者,發兵一同進討,降服者善為撫綏。”車駕至自上都。益都路飢,以米三十一萬八千石賑之。復以史天澤為樞密副使。

冬十月戊寅朔,日有食之。己卯,敕中書省、樞密院,凡有事與御史台官同奏。立河南等路行中書省,以參知政事阿里行中書省事。庚辰,以御史中丞阿里為參知政事。壬午,詔恤沿邊諸軍,其橫科差賦,責奧魯官償之。庚寅,敕從臣禿忽思等錄《毛詩》、《孟子》、《論語》。乙未,享於太廟。中書省臣言:“前代朝廷必有起居注,故善政嘉謨不致遺失。”即以和禮霍孫、獨胡剌充翰林待制兼起居注。敕給黎、雅、嘉定新附民田。戊戌,宮城成。劉秉忠辭領中書省事,許之,為太保如故。

十一月己酉,簽河南、山東邊城附籍諸色戶充軍。庚申,宋兵自襄陽來攻沿山諸寨,阿術分諸軍御之,斬獲甚眾,立功將士千三百四人。詔首立戰功生擒敵軍者,各賞銀五十兩,其餘賞賚有差。癸酉,御史台臣言:“立台數月,發擿甚多,追理侵欺糧粟近二十萬石,錢物稱是。”有詔褒諭。免南京、河南兩路來歲修築都城役夫。

十二月戊寅,以中都、濟南、益都、淄萊、河間、東平、南京、順天、順德、真定、恩州、高唐、濟州、北京等處大水,免今年田租。敕二分、二至及聖誕節日,祭星於司天台。詔諭四川行省沿邊屯戍軍士逃役者處死。復置乾州奉天縣,省好畤、永壽入焉。以鳳州隸興元路;德興府改奉聖州,隸宣德。是歲,京兆大旱。天下戶一百六十五萬二百八十六,斷死罪六十九人。賜諸王金、銀、幣、帛如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