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宋紀十四 起強圉協洽,盡上章閹茂,凡四年



慕容白曜圍歷城經年,二月,庚寅,拔其東郭;癸巳,崔道固面縛出降。白曜遣道固之子景業與劉文曄同至梁鄒,劉休賓亦出降。白曜送道固、休賓及其僚屬於平城。

辛丑,以前龍驤將軍常珍奇為都督司、北豫二州諸軍事、司州刺史。魏西河公石攻之,珍奇單騎奔壽陽。

乙巳,車騎大將軍、曲江莊公王玄謨卒。

三月,魏慕容白曜進圍東陽。

上以崔道固兄子僧祐為輔國將軍,將兵數千從海道救歷城,至不其,聞歷城已沒,遂降於魏。

交州刺史劉牧卒。州人李長仁殺牧北來部曲,據州反,自稱刺史。

廣州刺史羊希使晉康太守沛郡劉思道伐俚。思道違節度,失利,希遣收之;思道自帥所領攻州,希兵敗而死。龍驤將軍陳伯紹將兵伐俚,還,擊思道,擒斬之。希,玄保之兄子也。

夏,四月,己卯,復減郡縣田租之半。

徙東海王禕為廬江王,山陽王休祐為晉平王。上以廢帝謂禕為驢王,故以廬江封之。

劉勔敗魏兵於許昌。

魏以南郡公李惠為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關右諸軍事、雍州刺史,進爵為王。

五月,乙卯,魏主畋於崞山,道如繁畤,辛酉,還宮。

六月,魏以昌黎王馮熙為太傅。熙,太后之兄也。

秋,七月,庚申,以驍騎將軍蕭道成為南兗州刺史。

八月,戊子,以南康相劉勃為交州刺史。

上以沈文秀之弟征北中兵參軍文靜為輔國將軍,統高密等五郡軍事,自海道救東陽。至不其城,為魏所斷,因保城自固。魏人攻之,不克。

辛卯,分青州置東青州,以文靜為刺史。

九月,辛亥,魏立皇叔楨為南安王,長壽為城陽王,太洛為章武王,休為安定王。

冬,十月,癸酉朔,日有食之。發諸州兵北伐。

十一月,李長仁遣使請降,自貶行州事;許之。

十二月,魏人拔不其城,殺沈文靜,入東陽西郭。

義嘉之亂,巫師請發修寧陵,戮玄宮為厭勝。是歲,改葬昭太后。

先是,中書侍郎、舍人皆以名流為之。太祖始用寒士秋當,世祖猶雜選士庶,巢尚之、戴法興皆用事。及上即位,盡用左右細人,游擊將軍阮佃夫、中書通事舍人王道隆、員外散騎侍郎楊運長等,並參預政事,權亞人主,巢、戴所不及也。佃夫尤恣橫,人有順迕,禍福立至。大納貨賂,所餉減二百匹絹,則不報書。園宅飲饌,過於諸王;妓樂服飾,宮掖不如也。朝士貴賤,莫不自結。仆隸皆不次除官,捉車人至虎賁中郎部,馬士至員外郎。

泰始五年己酉,公元四六九年

春,正月,癸亥,上耕籍田,大赦。

沈文秀守東陽,魏人圍之三年,外無救援,士卒晝夜拒戰,甲冑生蟣虱,無離叛之志。乙丑,魏人拔東陽,文秀解戎服,正衣冠,取所持節坐齋內。魏兵交至,問:"沈文秀何在?"文秀厲聲曰:"身是!"魏人執之,去其衣,縛送慕容白曜,使之拜,文秀曰:"各兩國大臣,何拜之有!"白曜還其衣,為之設饌,鎖送平城。魏主數其罪而宥之,待為下客,給惡衣、疏食;既而重其不屈,稍嘉禮之,拜外都下大夫。於是青、冀之地盡入於魏矣。二月,己卯,魏以慕容白曜為都督青、齊、東徐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青州刺史,進爵濟南王。白曜撫御有方,東人安之。

魏自天安以來,比歲旱飢,重以青、徐用兵,山東之民疲於賦役。顯祖命因民貧富,為三等輸租之法,等為三品:上三品輸平城,中輸它州,下輸本州。又,魏舊制:常賦之外,有雜調十五;至是悉罷之,由是民稍贍給。

河東柳欣慰等謀反,欲立太尉廬江王禕。禕自以於帝為兄,而帝及諸兄弟皆輕之,遂與欣慰等通謀相酬和。征北咨議參軍杜幼文告之,丙申,詔降禕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出鎮宣城,帝遣腹心楊運長領兵防衛。欣慰等並伏誅。

三月,魏人寇汝陰,太守楊文萇擊卻之。

夏,四月,丙申,魏大赦。

五月,魏徙青、齊民於平城,置升城、歷城民望於桑乾,立平齊郡以居之;自餘悉為奴婢,分賜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