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後晉紀二 起強圉作噩,盡著雍閹茂,凡二年

◎後晉紀二(起強圉作噩,盡著雍閹茂,凡二年)

○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

天福二年丁酉,公元九三七年

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

詔以前北面招收指揮使安重榮為成德節度使,以秘瓊為齊州防禦使。遣引進使王景崇諭瓊以利害。重榮與契丹將趙思溫偕如鎮州,瓊不敢拒命。丙辰,重榮奏已視事。景崇,邢州人也。

契丹以幽州為南京。

李崧、呂琦逃匿於伊闕民間。帝以始鎮河東,崧有力焉,德之;亦不責琦。乙丑,以琦為秘書監;丙寅,以崧為兵部侍郎、判戶部。

初,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范延光微時,有術士張生語之云:"必為將相。"延光既貴,信重之。延光嘗夢蛇自臍入腹,以問張生,張生曰:"蛇者龍也,帝王之兆。"延光由是有非望之志。唐潞王素與延光善,及趙德鈞敗,延光自遼州引兵還魏州,雖奉表請降,內不自安,以書潛結秘瓊,欲與之為亂。瓊受其書不報,延光恨之。瓊將之齊,過魏境,延光欲滅口,且利其貨,遣兵邀之於夏津,殺之。丁卯,延光奏稱夏津捕盜兵誤殺瓊;帝不問。

戊寅,以李崧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充樞密使,桑維翰兼樞密使。時晉新得天下,藩鎮多未服從;或雖服從,反仄不安。兵火之餘,府庫殫竭,民間困窮,而契丹徵求無厭。維翰勸帝推誠棄怨以撫藩鎮,卑辭厚禮以奉契丹,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數年之間,中國稍安。

吳太子璉納齊王知誥女為妃。知誥始建太廟、社稷,改金陵為江寧府,牙城曰宮城,廳堂曰殿;以左、右司馬宋齊丘、徐玠為左、右丞相,馬步判官周宗、內樞判官黟人周廷玉為內樞使。自餘百官皆如吳朝之制。置騎兵八軍,步兵九軍。

二月,吳主以盧文進為宣武節度使,兼侍中。

戊子,吳主使宜陽王璪如西都,冊命齊王;王受冊,赦境內。冊王妃曰王后。

吳越王元瓘之弟順化節度使、同平章事元珦獲罪於元瓘,廢為庶人。

契丹主自上黨歸,過雲州,大同節度使沙彥餮出迎,契丹主留之,不使還鎮。節度判官吳巒在城中,謂其眾曰:"吾屬禮義之俗,安可臣於夷狄乎!"眾推巒領州事,閉城不受契丹之命,契丹攻之,不克。應州馬軍都指揮使金城郭崇威亦恥臣契丹,挺身南歸。契丹主過新州,命威塞節度使翟璋斂犒軍錢十萬緡。初,契丹主阿保機強盛,室韋、奚、霫皆役屬焉,奚王去諸苦契丹貪虐,帥其眾西徙媯州,依劉仁恭父子,號西奚。去諸卒,子掃刺立。唐莊宗滅劉守光,賜掃刺姓李名紹威。紹威娶契丹逐不魯之姊。逐不魯獲罪於契丹,奔紹威,紹威納之;契丹怒,攻之,不克。紹威卒,子拽剌立。及契丹主德光自上黨北還,拽剌迎降,時逐不魯亦卒,契丹主曰:"汝誠無罪,掃剌、逐不魯負我。"皆命發其骨,磑而揚之。諸奚畏契丹之虐,多逃叛。契丹主勞翟璋曰:"當為汝除代,令汝南歸。"己亥,璋表乞征詣闕。既而契丹遣璋將兵討叛奚、攻雲州,有功,留不遣璋,璋鬱郁而卒。張礪自契丹逃歸,為追騎所獲,契丹主責之曰:"何故舍我去?"對曰:"臣華人,飲食衣服皆不與此同,生不如死,願早就戮。"契丹主顧通事高彥英曰:"吾常戒汝善遇此人,何故使之失所而亡去?若失之,安可復得邪!"笞彥英而謝礪。礪事契丹主甚忠直,遇事輒言,無所隱避,契丹主甚重之。

初,吳越王鏐少子元〈王術〉數有軍功,鏐賜之兵仗。及吳越王元瓘立,元珪為土客馬步軍都指揮使、靜江節度使,兼中書令,恃恩驕橫,增置兵仗至數千,國人多附之。元瓘忌之,使人諷元珪請輸兵仗,出判溫州,元珪不從。銅官廟吏告元瓘遣親信禱神,求主吳越江山;又為蠟丸從水竇出入,與兄元珦謀議。三月,戊午,元瓘遣使者召元〈王術〉宴宮中,既至,左右稱元珪有刃墜於懷袖,即格殺之;並殺元珦。元瓘欲按諸將吏與元珦、元珪交通者,其子仁俊諫曰:"昔光武克王郎,曹公破袁紹,皆焚其書疏以安反側,今宜效之。"元瓘從之。

或得唐潞王膂及髀骨獻之,庚申,詔以王禮葬於徽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