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十五 起著雍涒灘四月,盡閼蒙單閼九月,凡七年有奇



阿史那社爾前後破其大城五,遣左衛郎將權祗甫詣諸城,開示禍福,皆相帥請降,凡得七百餘城,虜男女數萬口。社爾乃召其父老,宣國威靈,諭以伐罪之意,立其王之弟葉護為主,龜茲人大喜。西域震駭,西突厥、于闐、安國爭饋駝馬軍糧,社爾勒石紀功而還。

戊寅,以昆丘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將軍阿史那賀魯為泥伏沙缽羅葉護,賜以鼓纛,使招討西突厥之未服者。

癸未,新羅相金春秋及其子文王入見。春秋,真德之弟也。上以春秋為特進,文王為左武衛將軍。春秋請改章服從中國,內出冬服賜之。

貞觀二十三年己酉,公元六四九年

春,正月,辛亥,龜茲王布失畢及其相那利等至京師,上責讓而釋之,以布失畢為左武衛中郎將。

西南徒莫祗等蠻內附,以其地為傍、望、覽、丘四州,隸朗州都督府。

上以突厥車鼻可汗不入朝,遣右驍衛郎將高侃發回紇、仆骨等兵襲擊之。兵入其境,諸部落相繼來降。拔悉密吐屯肥羅察降,以其地置新黎州。

二月,丙戌,置瑤池都督府,隸安西都護;戊子,以左衛將軍阿史那賀魯為瑤池都督。

三月,丙辰,置豐州都督府,使燕然都護李素立兼都督。

去冬旱,至是始雨。辛酉,上力疾至顯道門外,赦天下。丁卯,敕太子於金液門聽政。

夏,四月,乙亥,上行幸翠微宮。

上謂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李世勣為疊州都督;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

辛酉,開府儀同三司衛景武公李靖薨。

上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或累日不食,發有變白者。上泣曰:"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丁卯,疾篤,召長孫無忌入含風殿。上臥,引手捫無忌頤,無忌哭,悲不自勝;上竟不得有所言,因令無忌出。己巳,復召無忌及褚遂良入臥內,謂之曰:"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謂太子曰:"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又謂遂良曰:"無忌盡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讒人間之。"仍令遂良草遺詔。有頃,上崩。

太子擁無忌頸,號慟將絕。無忌攬涕,請處分眾事以安內外。太子哀號不已,無忌曰:"主上以宗廟社稷付殿下,豈得效匹夫唯哭泣乎!"乃秘不發喪。庚午,無忌等請太子先還,飛騎、勁兵及舊將皆從。辛未,太子入京城;大行御馬輿,侍衛如平日,繼太子而至,頓於兩儀殿。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寧為侍中,少詹事張行成兼侍中,以檢校刑部尚書、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輔兼中書令。壬申,發喪太極殿,宣遺詔,太子即位。軍國大事,不可停闕;平常細務,委之有司。諸王為都督、刺史者,並聽奔喪,濮王泰不在來限。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四夷之人入仕於朝及來朝貢者數百人,聞喪皆慟哭,剪髮、剺面、割耳,流血灑地。

六月,甲戌朔,高宗即位,赦天下。

丁丑,以疊州都督李勣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洛陽宮留守。

先是,太宗二名,令天下不連言者勿避;至是,始改官名犯先帝諱者。

癸未,以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無忌固辭知尚書省事,帝許之,仍令以大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癸巳,以李勣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

阿史那社爾之破龜茲也,行軍長史薛萬備請因兵威說于闐王伏闍信入朝,社爾從之。秋,七月,己酉,伏闍信隨萬備入朝,詔入謁梓宮。

八月,癸酉,夜,地震,晉州尤甚,壓殺五千餘人。

庚寅,葬文皇帝於昭陵,廟號太宗。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請殺身殉葬,上遣人諭以先旨不許。蠻夷君長為先帝所擒服者頡利等十四人,皆琢石為其像,刻名列於北司馬門內。

丁酉,禮部尚書許敬宗奏弘農府君廟應毀,請藏主於西夾室;從之。

九月,乙卯,以李勣為左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