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二十 起強圉大淵獻,盡重光單閼,凡五年



先是,鳳閣舍人修武張嘉福使洛陽人王慶之等數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文昌右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岑長倩以皇嗣在東宮,不宜有此議,奏請切責上書者,告示令散。太后又問地官尚書、同平章事格輔元,輔元固稱不可。由是大忤諸武意,故斥長倩令西征吐蕃,未至,征還,下制獄。承嗣又譖輔元。來俊臣又脅長倩子靈原,令引司禮卿兼判納言事歐陽通等數十人,皆雲同反。通為俊臣所訊,五毒備至,終無異詞,俊臣乃詐為通款。冬,十月,己酉,長倩、輔元、通等皆坐誅。

王慶之見太后,太后曰:"皇嗣我子,奈何廢之?"對曰:"'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今誰有天下,而以李氏為嗣乎!"太后諭遣之。慶之伏地,以死泣請,不去。太后乃以印紙遺之曰:"欲見我,以此示門者。"自是慶之屢求見,太后頗怒之,命鳳閣侍郎李昭德賜慶之杖。昭德引出光政門外,以示朝士曰:"此賊欲廢我皇嗣,立武承嗣!"命撲之,耳目皆血出,然後杖殺之,其黨乃散。

昭德因言於太后曰:"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為萬代業,豈得以侄為嗣乎!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顧托,若以天下與承嗣,則天皇不血食矣。"太后亦以為然。昭德,乾祐之子也。

壬辰,殺鸞台侍郎、同平章事樂思晦、右衛將軍李安靜。安靜,綱之孫也。太后將革命,王公百官皆上表勸進,安靜獨正色拒之。及下制獄,來俊臣詰其反狀,安靜曰:"以我唐家老臣,須殺即殺!若問謀反,實無可對!"俊臣竟殺之。

太學生王循之上表,乞假還鄉,太后許之。狄仁傑曰:"臣聞君人者唯殺生之柄不假人,自餘皆歸之有司。故左、右丞,徒以下不句;左、右相,流以上乃判,為其漸貴故也。彼學生求假,丞、簿事耳,若天子為之發敕,則天下之事幾敕可盡乎!必欲不違其願,請普為立制而已。"太后善之。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