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一 起上章執徐,盡著雍困敦,凡九年

◎漢紀二十一(起上章執徐,盡著雍困敦,凡九年)

○孝元皇帝下

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四一年

春,二月,馮奉世還京師,更為左將軍,賜爵關內侯。

三月,立皇子康為濟陽王。

夏,四月,癸未,平昌考侯王按薨。秋,七月,壬戌,以平恩侯許嘉為大司馬、車騎將軍。

冬,十一月,己丑,地震,雨水。

復鹽鐵官;置博士弟子員千人。以用度不足,民多復除,無以給中外繇役故也。

永光四年辛巳,公元前四零年

春,二月,赦天下。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夏,六月,甲戌,孝宣園東闕災。

戊寅晦,日有食之。上於是召諸前言日變在周堪、張猛者責問,皆稽首謝;因下詔稱堪之美,征詣行在所,拜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領尚書事;猛復為太中大夫、給事中。中書令石顯管尚書,尚書五人皆其黨也;堪希見得,常因顯白事,事決顯口。會堪疾喑,不能言而卒。顯誣譖猛,令自殺於公車。

初,貢禹奏言:"孝惠、孝景廟皆親盡宜毀,及郡國廟不應古禮,宜正定。"天子是其議。秋,七月,戊子,罷昭靈後、武哀王、昭哀後、衛思後、戾太子、戾後園,皆不奉祠,裁置吏卒守焉。冬,十月,乙丑,罷祖宗廟在郡國者。

諸陵分屬三輔。以渭城壽陵亭部原上為初陵。詔勿置縣邑及徙郡國民。

永光五年壬午,公元前三九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幸河東,祠后土。

秋,潁川水流殺人民。

冬,上幸長楊射熊館,大獵。

十二月,乙酉,毀太上皇、孝惠皇帝寢廟園,用韋玄成等之議也。

上好儒術、文辭,頗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進見,人人自以為得上意。又傅昭儀及子濟陽王康愛幸,逾於皇后、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臣聞治亂安危之機,在乎審所用心。蓋受命之王,務在創業垂統,傳之無窮;繼體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養其心,休烈盛美皆歸之二後,而不敢專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祐焉。陛下聖德天覆,子愛海內,然陰陽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論議者未丕揚先帝之盛功,爭言制度不可用也,務變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復復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無所信。臣竊恨國家釋樂成之業,而虛為此紛紛也!願陛下詳覽統業之事,留神於遵制揚功,以定群下之心。《大雅》曰:'無念爾祖,聿脩厥德。'蓋至德之本也。《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治性之道,必審己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蓋聰明疏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勇猛剛強者戒於太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於後時,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必審己之所當戒而齊之以義,然後中和之化應,而巧偽之徒不敢比周而望進。唯陛下戒之,所以崇聖德也!

"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始乎《國風》,原情性以明人倫也;本乎冠、婚,正基兆以防未然也。故聖王必慎妃後之際,別適長之位,禮之於內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統人情而理陰氣也;其尊適而卑庶也,適子冠乎阼,禮之用醴,眾子不得與列,所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虛加其禮文而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也。聖人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則海內自修,百姓從化。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奸因時而動,以亂國家。故聖人慎防其端,禁於未然,不以私恩害公義。《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初,武帝既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入海,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是歲,河決於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

建昭元年癸未,公元前三八年

春,正月,戊辰,隕石於梁。

三月,上行幸雍,祠五畤。

冬,河間王元坐賊殺不辜廢,遷房陵。

罷孝文太后寢祠園。

上幸虎圈鬥獸,後宮皆坐。熊逸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婕妤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婕妤對曰:"猛獸得人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當之。"帝嗟嘆,倍敬重焉。傅婕妤慚,由是與馮婕妤有隙。馮婕妤,左將軍奉世之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