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宋紀二 起閼逢困敦,盡強圉單閼,凡四年



魏人乘勝逐夏主至城北,殺夏主之弟河南公滿及兄子蒙遜,死者萬餘人。夏主不及入城,遂奔上邽。魏主微服逐奔者,入其城;拓跋齊固諫,不聽。夏人覺之,諸門悉閉;魏主因與齊等入其宮中,得婦人裙,系之槊上,魏主乘之而上,僅乃得免。會日暮,夏尚書僕射問至奉夏主之母出走,長孫翰將八千騎追夏主至高平,不及而還。

乙巳,魏主入城,獲夏王、公、卿、將、校及諸母、后妃、姊妹、宮人以萬數,馬三十餘萬匹,牛羊數千萬頭,府庫珍寶、車旗、器物不可勝計,頒賜將士有差。

初,夏世祖性豪侈,築統萬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牆高五仞,其堅可以厲刀斧。台榭壯大,皆雕鏤圖畫,被以綺繡,窮極文采。魏主顧謂左右曰:"蕞爾國而用民如此,欲不亡,得乎!"

得夏太史令張淵、徐辯,復以為太史令。得故晉將毛修之、秦將軍庫洛乾,歸庫洛乾於秦,以毛修之善烹調,用為太官令。魏主見夏著作郎天水趙逸所為文,譽夏主太過,怒曰:"此豎無道,何敢如是!誰所為邪?當速推之!"崔浩曰:"文士褒貶,多過其實,蓋非得已,不足罪也。"乃止。魏主納夏世祖三女為貴人。

奚斤與夏平原公定猶相拒於長安。魏主命宗正娥清、太僕丘堆帥騎五千略地關右。定聞統萬已破,遂奔上邽;斤追至雍,不及而還。清、堆攻夏貳城,拔之。

魏主詔斤等班師。斤上疏言:"赫連昌亡保上邽,鳩合餘燼,未有蟠據之資;今因其危,滅之為易。請益鎧馬,平昌而還。"魏主不許。斤固請,乃許之,給斤兵萬人,遣將軍劉拔送馬三千匹,並留娥清、丘堆使共擊夏。

辛酉,魏主自統萬東還,以常山王素為征南大將軍、假節,與執金吾桓貸、莫雲留鎮統萬。雲,題之弟也。

秦王熾磐還枹罕。

秋,七月,己卯,魏主至柞嶺。柔然寇雲中,聞魏已克統萬,乃遁去。

秦王熾磐謂群臣曰:"孤知赫連氏必無成,昌險歸魏,今果如孤言。"八月,遣其叔父平遠將軍渥頭等入貢於魏。

壬子,魏主還至平城,以所獲頒賜留台百官有差。

魏主為人,壯健鷙勇,臨城對陣,親犯矢石,左右死傷相繼,神色自若;由是將士畏服,鹹盡死力。性儉率,服御飲膳,取給而已。群臣請增峻京城及修宮室曰:"《易》云:'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又蕭何云:'天子以四海為家,不壯不麗,無以重威。'"帝曰:"古人有言:'在德不在險。'屈丐蒸土築城而朕滅之。豈在城也?今天下未平,方須民力,土功之事,朕所未為。蕭何之對,非雅言也。"每以為財者軍國之本,不可輕費。至於賞賜,皆死事勳績之家,親戚貴寵未嘗橫有所及。命將出師,指授節度,違之者多致負敗。明於知人,或拔乾於卒伍之中,唯其才用所長,不論本末。聽察精敏,下無遁情,賞不遺賤,罰不避貴,雖所甚愛之人,終無寬假。常曰:"法者,朕與天下共之,何敢輕也。"然性殘忍,果於殺戮,往往已殺而復悔之。

九月,丁酉,安定民舉城降魏。

氐王楊玄遣將軍苻白作圍秦梁州刺史出連輔政於赤炎。城中糧盡,民執輔政以降。輔政至駱谷,逃還。冬,十月,秦以驍騎將軍吳漢為平南將軍、梁州刺史,鎮南漒。

十一月,魏主遣司馬公孫軌兼大鴻臚,持節策拜楊玄為都督荊、梁等四州諸軍事、梁州刺史、南秦王。及境,玄不出迎;軌責讓之,欲奉策以還,玄懼而郊迎。魏主善之,以軌為尚書。軌,表之子也。

十二月,秦梁州刺史吳漢為群羌所攻,帥戶二千還於枹罕。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