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晉紀八 起旃蒙赤奮若,盡著雍執徐,凡四年



烏桓張伏利度有眾二千,壁于樂平,淵屢招,不能致。勒偽獲罪於淵,往奔伏利度;伏利度喜,結為兄弟,使勒帥諸胡寇掠,所向無前,諸胡畏服。勒知眾心之附己,乃因會執伏利度,謂諸胡曰:"今起大事,我與伏利度誰堪為主?"諸胡鹹推勒。勒於是釋伏利度,帥其眾歸漢。淵加勒督山東征諸軍事,以伏利度之眾配之。

十一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甲寅,以尚書右僕射和郁為征北將軍,鎮鄴。

乙亥,以王衍為司徒。衍說太傅越曰:"朝廷危亂,當賴方伯,宜得文武兼資以任之。"乃以弟澄為荊州都督,族弟敦為青州刺史,語之曰:"荊州有江、漢之固,青州有負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為三窟矣。"澄至鎮,以郭舒為別駕,委以府事。澄日夜縱酒,不親庶務,雖寇戎交急,不以為懷。舒常切諫,以為宜愛民養兵,保全州境,澄不從。

十二月,戊寅,乞活田甄、田蘭、薄盛等起兵,為新蔡王騰報仇,斬汲桑于樂陵。棄成都王穎棺於故井中,穎故臣收葬之。

甲午,以前太傅劉實為太尉,實以老固辭,不許。庚子,以光祿大夫高光為尚書令。

前北軍中候呂雍、度支校尉陳顏等,謀立清河王覃為太子;事覺,太傅越矯詔囚覃於金墉城。初,太傅越與苟晞親善,引升堂,結為兄弟。司馬潘滔說越曰:"兗州衝要,魏武以之創業。苟晞有大志,非純臣也,久令處之,則患生心腹矣。若遷於青州,厚其名號,晞必悅。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為之於未亂者也。"越以為然。癸卯,越自為丞相,領兗州牧,都督兗、豫、司、冀、幽、並諸軍事。以晞為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領青州刺史,封東平郡公。越、晞由是有隙。

晞至青州,以嚴刻立威,日行斬戮,州人胃之"屠伯"。頓丘太守魏植為流民所逼,眾五六萬,大掠兗州,晞出屯無鹽以討之。以弟純領青川,刑殺更甚於晞。晞討植,破之。

初,陽平劉靈,少貧賤,力制奔牛,走及奔馬,時人雖異之,莫能舉也。靈撫膺嘆曰:"天乎,何當亂也!"及公師藩起,靈自稱將軍,寇掠趙、魏。會王彌為苟純所敗,靈亦為王贊所敗,遂俱遣使降漢。漢拜彌鎮東大將軍、青徐二州牧、都督緣海諸軍事,封東萊公;以靈為平北將軍。

李釗至寧州,州人奉釗領州事。治中毛孟詣京師,求刺史,累上奏,不見省。孟曰:"君亡親喪,幽閉窮城,萬里訴哀,精誠無感,生不如死!"欲自刎,朝廷憐之,以魏興大守王遜為寧州刺史,仍詔交州出兵救李釗。交州刺史吾彥遣其子咨將兵救之。

慕容廆自稱鮮卑大單于。拓跋祿官卒,弟猗盧總攝三部,與廆通好。

永嘉二年戊辰,公元三零八年

春,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丁未,大赦。

漢王淵遣撫軍將軍聰等十將南據太行,輔漢將軍石勒等十將東下趙、魏。

二月,辛卯,太傅越殺清河王覃。

庚子,石勒寇常山,王浚擊破之。

涼州刺史張軌病風,口不能言,使其子茂攝州事。隴西內史晉昌張越,涼州大族,欲逐軌而代之,與其兄酒泉太守鎮及西平太守曹祛,謀遣使詣長安告南陽王模,稱軌廢疾,請以秦州刺史賈龕代之。龕將受之,其兄讓龕曰:"張涼州一時名士,威著西州,汝何德以代之!"龕乃止。鎮、祛上疏,更請刺史,未報;遂移檄廢軌,以軍司杜耽攝州事,使耽表越為刺史。

軌下教,欲避位,歸老宜陽。長史王融、參軍孟暢蹋折鎮檄,排閣入言曰:"晉室多故,明公撫寧西夏,張鎮兄弟敢肆凶逆,當鳴鼓誅之。"遂出,戒嚴。會軌長子實自京師還,乃以實為中督護,將兵討鎮。遣鎮甥太府主簿令狐亞先往說鎮,為陳利害,鎮流涕曰:"人誤我!"乃詣實歸罪。實南擊曹祛,走之。朝廷得鎮、祛疏,以侍中袁瑜為涼州刺史。治中楊澹馳詣長安,割耳盤上,訴軌之被誣。南陽王模表請停瑜,武威太守張琠亦上表留軌;詔依模所表,且命誅曹祛。軌於是命實帥步騎三萬討祛,斬之。張越奔鄴,涼州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