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的日子裡,我選擇了ACCA

在剛剛離開安達信(就是在中國最終和普華永道合併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日子,一方面覺得終於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了;一方面也擔心在競爭不那么激烈的環境,自己的知識積累會停滯。正好,一個同樣離開安達信的同事相約一起考acca,所以沒有想太多就報了名。

acca考試印象
在準備acca考試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acca為我們提供的更為廣闊的思考方式。雖然在做審計的時候,我們也被要求,將職業判斷建立在了解被審計對象的經營環境和風險的評估基礎上,而不單單關注數字本身;只是在接觸了acca之後,我才更真切地從整體多局部,從社會大環境到公司小環境,從公司各個運營系統到最後信息的集成和報表的產生,再到分析、評估、控制等等一系列處理,最後又回到決策的產生或調整----這樣一個複雜、動態的系統工程如何有效的運行。
而這些,又在我以後的工作經歷中不斷得到映證和升華。這些,遠比考試成績本身給了我更多的價值。

acca備考記憶
學習的過程是枯燥而非系統的。由於工作繁忙,我也沒有時間去參加培訓。如果有疑難問題,我會詢問有經驗的同事(比如剛剛考完的同事)。一些課後的習題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我消化理解。此外,我會把考前最後的衝刺留給最近的3-4套真題。這也是考驗我對主要知識點把握的最好的途徑。
必要的取捨是不可避免的。對於非重點的難點,有時選擇放棄是必要的;如果有足夠的興趣,可以在考後繼續探求答案。

  感悟acca
短時間內,acca也許不會給你帶來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但是,長遠看,acca提供的思考問題的全面化的方式,對財務報告更高層面的把握,一定會給你帶來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簡單說,就是acca讓你不僅想一個財務經理那樣工作,它嘗試讓你扮演不同的角色:總經理,股東,it經理,員工......在角色的轉換和協調後,acca幫助你作出正確的決策。
在大公司,許多任務是形成一個個項目,通過完成項目的既定目標,最終完成公司的經營目標的。這些項目,大到投資決策,戰略發展規劃,小到銀行未達帳項的清理,客戶返利的計算等等。
短時間內,acca也許不會給你帶來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但是,長遠看,acca提供的思考問題的全面化的方式,對財務報告要素,很大程度來自acca。實踐證明,越是在大型的公司,我們思考、討論的時間就越重要。一開始對於全局把握的程度也最終決定了項目將來的成敗。
將來,我希望從acca的後續發展方面吸收更多好的、建設性的思路,同時通過不斷更新知識積累,真正做到成為一個全能型而不是學術型的acca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