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2.4、2.5感想

我是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學習acca的,第一次只考了2.3,感覺不是很難,6月份剛剛參加了2.4、2.5兩門考試。下面把我學習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認真看書
我本人比較喜歡先看書後做題,盲目的做題對考試沒有任何好處,而且考試知識學習的一部分。通過acca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這使我學習acca最大的收穫。只想為應付考試而學習是不會從中體會到過程的艱苦和樂趣的。
二、參加培訓
我參加的是審計署培訓中心的課程,說心裡話,good value for money。老師提綱挈領,可以幫助我們提煉和歸納每一門課程的精華,對於把握一門課程的核心知識點是非常有益處的。當然,培訓時間很短,還需要我們花費大量課後時間進行消化和吸收。另外可以在培訓期間結交一些考友,互相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三、反覆做題
做題是檢驗我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的一種方法。通過做題有幾個好處:1.經常容易做錯的地方要著重看,把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在平時做題過程中反映出來,避免在考試中犯同樣的錯誤,而追悔莫及。2.把握規律性。通過簡單而重複的做題過程,可以理清examiner的出題思路,甚至可以感覺到examiner將要考哪個知識點,將此作為複習重點。比如paper 2.4 dec.2004考了rights issue,那jun.2005就要把convertibles作為重點,2004年兩次考試沒有涉及到working capital 的問題,那么jun.2005就要重點看一看。我自己的感覺還是幫我多拿了幾分。這是一種感覺而已,因人而異,需要大家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敘述題在2.4以後的考試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定義、優缺點要熟記。大家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背功,背的過程很痛苦,但是它的好處在考試中可以充分體現出來。特別是在考試前一個星期,一定要把你認為重點的內容加以著重記憶,直到爛熟於心為止。3.自己要根據做題情況歸納一些注意要點,比如對於我來說,depreciation計入c.o.s中,npv的discount factor要稅後的,比較容易忘的,或是經常犯的錯誤一定做到心中有數。
四、選取jun.2005的考題簡單分析如下:
paper 2.5 q2 financial statement, 這道題中的一個重要考點就是自建工程成本不能計入cost of sales, 而是capitalised,在以後年度以折舊形式攤銷。試想,如果計入成本,那么以後年度計提的折舊就將成本重複計算兩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建成本形成的資產要在b/s中體現,當年折舊計入c.o.s.
paper2.4 q3 sales mix ,其實sales mix 和 material mix 非常類似,只不過一個是sales, 一個是materials,就是這個區別,計算過程省略,fixed overhead 要按machine hours分攤,最後的結果profit /unit好像是3、5、4。
其實只要抓住問題的實質,一切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