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T考試技巧:對美國法律教育之觀感(三)

  三、教員(faculty) 

教授(professors)。當今美國一流大學與二流、三流大學在硬體設施方面已沒有什麼根本分別,各大學可以說都大同小異。那么區分一流大學和二流、三流大學的重要標準就是師資隊伍的強弱。一流大學最重要的特徵是有一流的大師、名師,可以培養一流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名教授是大學最重要的財產。因此各大學都不惜重金在全世界聘請大師來任教。以紐約大學(nyu)法學院為例,過去這個法學院並不怎么樣,可以說是較差的。後來他們得到一些巨額資助,就在全美、在全世界重金聘請大師、名師。像牛津大學的ronald dworkin教授是西方非常知名的法理學家,nyu想辦法把他“挖”過來,牛津不同意,最後雙方就協商把dworkin教授作為兩校雙聘教授。美國第一代研究中國法律的著名專家、原harvard大學法學院教授jerry cohen被“挖”過來了,而且一直被視為法學院的寶貝。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不僅如此,nyu還通過她的global law school program(全球法學院項目)把全球五大洲的名教授請來作“全球教授”,給學生開辦課程。這些教授有外國的退休首席大法官、法務部長,有各學科的國際級權威。我國台灣的著名法史學家張偉仁教授也被聘去講中國法律史。學生在這裡可以聽到全世界最有名的教授的課,每一個教授都“有一個說法”,在這裡幾乎每一門課都由他們所能聘到的本學科最權威的教授來講授。難怪學生願意支付如此昂貴的學費來念書,確實從這裡畢業後,學生感到真的長見識、學知識了。就在不久前,美國總統bill clinton和英國首相tony blair還訪問了法學院並發表了演說。 



當然被聘請的教授的工作條件十分之好。教授們都有獨立的辦公室,幾人合用一個秘書。對特殊的教授在安排課程上十分靈活,取決於教授的時 間。 

為了廣招人才,法學院聘教授的方式十分多樣,針對不同的情況不同處理,因此有許多不同title的教授,目的是爭取這些名人關心支持學校的發展,可以involve進來。nyu法學院的教授有好多類,當然最主要、最鐵桿的還是全時教授(full-time),另外還有雙聘教授(jointly appointed)、兼職教授(adjunct professor)、訪問教授(visiting professor)、全球教授(global professor)等等。 

還需提及的是每一個教授都積極參加院裡的活動和管理。美國大學法學院下面不設系和教研組(“本科”也不分專業),但有很多研究所、中心或乾脆就叫項目,教授們分別擔任所長、中心或項目的主任,很多活動包括接待和學術交流並不用院長或副院長出面,除非院長、副院長有興趣參加。 

另外美國大學教授的tenure制度是我們應該學的。在中國每一個人都從參加工作那一天起就自動取得tenure,可以終身享用,除非自己厭煩了。我們的聘用制度必須改革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