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邏輯試題的顯著特點(三)

  mba邏輯試題解題要求快捷性
一般說來,mba邏輯試題的難度並不甚大,但題目的量卻較大,要考生在90分鐘的時間內解答50道題目,平均每道題目的時間不到2分鐘。而有的試題文字較長,涉及的內容較多,考生閱讀完題目後,苦思冥想自然是不可能的,就是稍加思索的餘地也不大,幾乎就是立即作出選擇。這就要求考生具有快速的閱讀、理解、分析、把握的能力,要能夠抓住問題的要害(論證的觀點、結論、看法、意見等都屬於問題的要害),抓住關鍵性的語詞(凡具有邏輯意義的語詞、表示因果關係的語詞以及數字、比例等都是關鍵性的語詞),準確地理解題意(弄清問題提出的角度和要求),剔除不相干的信息(幾乎每道試題都或多或少地有不相干的信息),排除案外案(與題意不相干甚至相悖的選項,許多試題的選項中都有案外案),最後給出正確的答案。例如:
群英和志誠都是經營微型的計算機的公司。它們是電子一條街上的兩顆高科技新星。為了在微型計算機市場上與幾家國際大公司較量,群英公司和志誠公司在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改善服務幾方面實行了有效的措施,1998年的微機銷售量比1997年分別增加了15萬台和12萬台,令國際大公司也不敢小看它們。
根據以上事實,最能得出下面哪項結論?
a.在1998年群英公司與志誠公司的銷售量超過了國外公司在中國的微機銷售量。
b.在1998年群英公司和志誠公司用降價傾銷的策略擴大了市場份額。
c.在1998年群英公司的銷售量的增長率超過志誠公司的增長率。
d.在價格、質量相似的條件下,中國的許多消費者更是喜歡買進口電腦。
e.在1998年群英公司的市場份額增長率超過了志誠公司的市場份額增長率。
對題乾進行分析,不難看出,什麼“電子一條街”、“高科技新星”、“與國際大公司較量”,什麼“加強管理”、“令國際大公司不敢小看它們”等,都是不相干的信息,而關鍵信息是群英和志誠二公司1998年的微機銷售量比1997年分別增加了15萬台和12萬台。再對選項進行分析,不難看出,選項a、b、d 因明顯地缺少題乾的依據而不能作為結論,屬於案外案;由於題乾只是給出了群英和志誠二公司銷售量的增加值,沒有涉及它們上一年的銷售量問題,而選項c在不知道銷售總量的情況下,斷言群英公司的銷售量的增長率超過志誠公司的增長率,也是沒有依據的;對於選項e來說,知道了群英和志誠二公司的銷售量的增加值,就能夠知道它們的市場份額的增長量(因為1998年的市場份額即全國微機銷售總量是一個定數),當然就可以說“在1998年群英公司的市場份額增長率超過了志誠公司的市場份額增長率”。
綜上所述,mba邏輯試題是以不同領域中的具體思維、具體方法作為材料,構造成具有邏輯意義的問題,並採用選擇式方式,以較大的題量,來測試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包括分析、判斷、推理、反駁的能力。不具備邏輯的背景知識,沒有接受過思維的訓練,人們也是可以解答這些問題的,只不過速度要慢,準確度要差。而熟悉邏輯的基礎知識,掌握邏輯的基本方法,注重思維的訓練,對於迅速而正確地解答mba邏輯試題,確實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