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時代職場新職業高端人才奉行國際標準

知識改變命運,職業昭示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未來許多中國年輕人的人生會烙上“wto”的深深印記--在社會已基本能夠保障個人職業選擇權的今天,中國入世帶來的中國與世界的雙向開放使剛剛開始職業跋涉的新一代有了更多的目的地。

牐犠魑中國入世議定書附屬檔案的《服務貿易具體承諾減讓表》譯成中文有50頁之多(詳見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法律檔案導讀》),外國資本進入服務領域是一件並 不遙遠的事,人才的最終本土化使這種開放間接地成為個人職業選擇空間的延展,新職業的從無到有、熱門人才的需求增加,無疑將成為職場新一代國際化生存的土壤。植根於此經營未來,一方面需要天賦和努力,另一方面需要及時而有建設性的信息,《wto時代職場新坐標》系列報導希望為即將開始職業生涯或正在尋求改變的上班族提供儘可能多的可能性。

牐牰暈頤嵌言,這是一次艱難的採訪,首先很難找到能夠全面了解、分析這些方興未艾的職業的人員或機構,其次是很難找到有代表性的從業人員--“屈指可數”這個詞對某些職業的人才現狀是最準確的描述,因此記者們飽受“眾里尋他”的折磨。但也正是這些困難的存在,使我們認識到這份工作的意義--發現資源並加以整合與創造同樣重要。

1國際註冊內部內審師(cia)

牐犔┛等聳倩核總監李艷華說,她用近20年的時間贏得了這樣的一個獎項。

牐牴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傳送中國考區2001年11月cia考試成績時,通知中國內部審計學會,李艷華在這次全球有16000名考生參加的考試中榮獲william s.smith獎金獎。金獎是william s.smith獎項中的最高獎項,授給考試中全科最高分數的獲得者。

牐1984年,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李艷華進入國家審計署,彼時,國家審計署剛剛成立1年。1996年,在審計署工作了12年的李艷華加盟泰康。儘管李艷華說參加2001年11月的cia考試只是個偶然的機會,考取cia資格並一舉摘得william s.smith獎金獎桂冠顯然不是三五個月的臨陣磨槍所能概括的。事實上,從最初的工作政府審計到財務經理再到內部審計,已經過去了18個年頭。李艷華說,ge公司50%的管理人員是內審部門培養出來的,wto之後,國內的內部審計人員大有可為。

牐-職業現狀

牐犇誆可蠹圃詮內尚且處於起步階段。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有400多人通過“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考試並獲“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資格和證書。

牐-職業資格

牐犛滌小骯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資格在美國被稱為“global excellence(全球精英)”的標誌。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考試是全世界50多個國家用20多種語言進行統一考試。每年組織兩次考試,分別在5月和11月舉行。在中國,可以自由選擇用英語或中文作為考試語言。我國內部審計協會於1998年把iia在國際上舉辦的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考試引入我國。

牐-職業趨勢

牐牼荼ǖ潰首批國際註冊內部審計師特別是以英文報考通過考試的人目前已成為人才市場的“搶手貨”,薪酬增加50%,甚至翻幾倍;年薪20萬元以上的人並不罕見。業內人士預測,作為審計領域唯一的“國際綠卡”,cia證書將成為社會考試新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