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會計中級《財務管理》考試大綱第一章

第一章 財務管理總論 

[基本要求] 
(一)掌握財務、財務管理的概念; 
(二)掌握財務活動、財務關係的含義與類型; 
(三)掌握財務管理的金融環境; 
(四)掌握財務管理的目標; 
(五)熟悉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 
(六)了解財務管理的環節。 
 
[考試內容] 
 
第一節 財務管理的內容 
 
一、財務管理的概念
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利益關係。 
財務管理是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進行的管理,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 
 
二、財務活動 
財務活動是指資金的籌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為。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籌資活動,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用資的需要,籌措和集中所需資金的過程。 
(二)投資活動,企業投資可以分為兩類:廣義的投資和狹義的投資。前者包括企業內部使用資金的過程和對外投放資金的過程,後者僅指對外投資。 
(三)資金營運活動,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資金收付活動。
(四)分配活動,廣義的分配是指企業對各種收入進行分割和分派的過程;狹義的分配僅指對淨利潤的分配。 
 
三、財務關係 
企業財務關係就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過程中與有關各方所發生的經濟利益關係,包括: 
(1)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企業的投資者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向投資者支付報酬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2)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企業向債權人借入資金,並按借款契約的規定按時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3)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企業以購買股票或直接投資的形式向其他企業投資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4)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企業將其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5)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強制和無償參與企業利潤分配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6)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7)企業與職工之間的財務關係,主要是指企業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關係。 
 
第二節 財務管理的環境 
 
一、財務管理環境的概念 
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對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管理產生影響作用的各種內部和外部條件,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 
 
二、經濟環境 
財務管理的經濟環境主要包括經濟周期、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政策等。 
 
三、法律環境 
財務管理的法律環境主要包括企業組織形式方面的法規和稅收法規。 
企業組織形式主要包括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三種形式。 
稅法是由國家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征納關係及其管理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我國稅法的構成要素主要有:徵稅人、納稅義務人、徵稅對象、稅目、稅率、納稅環節、計稅依據、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稅免稅、法律責任等。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的主要稅種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 
 
四、金融環境 
財務管理的金融環境主要包括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利率四個方面。 
(一)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各種商業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其他金融機構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 
(二)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在信用活動中產生的、能夠證明債權債務關係並據以進行貨幣資金交易的合法憑證,它對於債權債務雙方所應承擔的義務與享有的權利均具有法律效力。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和收益性四個基本特徵。 
金融工具按其期限不同可分為貨幣市場工具和資本市場工具,前者主要有商業票據、國庫券(國債)、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回購協定;後者主要是股票和債券等。 
(三)金融市場 
1.金融市場的含義與要素 
金融市場是辦理各種票據、有價證券、外匯和金融衍生品買賣,以及同業之間進行貨幣借貸的場所。 
金融市場的要素主要有:市場主體、金融工具、交易價格和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