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記會計中級《財務管理》基本的財務比率

財管全書有40多個財務指標,記起來比較麻煩。我在這裡介紹三個規律給大家,希望能幫助朋友們解決這個繁瑣的問題:

規律一:財務指標的命名是有原則的,有以下2種命名法:
1、先念分子,後念分母法,就是”……比率”或”……比”(某某比率或某某比);比如負債資產比率=負債/資產,也可以省略地稱呼其為負債資產比。
2、先念分母,後念分子法,就是”……率”;
比如資產負債率=負債/資產
現在大家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記住很多的財務指標了,甚至看到指標的名稱就知道該如何去計算它,很實用的規律喔。
讀者可以試著看以下的一些指標快速地寫出它的公式了: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銷售淨利率,負債權益比率……

規律二:如果分子分母來自於同一張報表,則數值同用年初數、年末數或同期數,以保持口徑一致;如果分子來源於損益表,分母來源於資產負債表,則分母要用平均數。
原因是:損益表的數字都是時期數,而資產負債表的數字都是時點數,時期數/時點數則會由於口徑不同,無法相除,因此需要將分母進行換算。經過(期初+期末)/2的簡單算術平均以後,將時點數換算為時期數,分子分母就都是時期數了,則就可以進行除法運算。可是有時分母會直接使用期末數,此時有兩種可能的情況:
1、該期末數與期初數完全相等或大致相等,可以將其影響不大的差異額忽略不計。比如分母直接使用期末數500萬時,此時暗示期初數也是500萬,則(期初+期末)/2=(500+500)/2=500萬,這時分母就可以直接使用期末數。或者期初數為500.10萬時,則可將0.10萬忽略不計,與上例同理。
2、該指標要跟與之相比較的指標保持口徑一致。比如,本企業要用計算出來的權益淨利率去與同行業的a企業相比,而a企業計算權益淨利率時分母用的是期末數,則為了保持雙方的可比性,本企業也應採用期末數來作為分母,就不使用平均數作為分母了。

規律三:周轉率指標的命名規律。
分子一般是銷售收入或主營業務收入,分母是什麼,則該公式就叫某某周轉率,比如流動資產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
最後有四點補充:
1、涉及到變現能力、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分母一般為流動負債;
2、涉及到現金流量表的指標,分子一般為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
3、存貨周轉率指標的分子既可以是收入額,也可以是成本額(比較特殊);
4、還有一些指標沒有這三個規律,平時需要注意一下,例如:已獲利息倍數、權益乘數、資本保值增值率、不良資產比率、資產損失率、長期資產適合率、經營虧損掛賬比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