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全國會計考試中級財務管理模擬試題三參考答案

07全國會計考試中級財務管理模擬試題三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經濟周期對於企業財務管理策略的影響。在經濟衰退期,應選擇的策略有:(1)停止擴張;(2)出售多餘設備;(3)停產不利產品;(4)停止長期採購;(5)削減存貨;(6)停止擴招雇員。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利率與終值和現值的關係。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利率越大終值越大、現值越小。換句話說,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情況下,利率與終值同方向變化、與現值反方向變化。

3.「答案」b「解析」普通股加權平均數=10000+4500*9/12-1500*2/12=13125(股)基本每股收益=6000/13125=0.46元

4.「答案」d「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槓桿租賃的涵義。這種情況下,出租人既是資產的出借人,同時又是貸款的借人人,通過租賃既要收取租金,又要支付借貸債務。由於租賃收益火於借款成本,出租人藉此而獲得財務槓桿好處,這種租賃形式被稱為槓桿租賃。

5.「答案」b「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固定成本對經營槓桿係數的影響。因為經營槓桿係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邊際貢獻-基期固定成本所以只要企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經營槓桿係數必大於l.而選項acd均說反了。

6.「答案」a「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股票的估價。該股票的價值=200×(p/a,1 2%,3)+2000×(p/f,12%,3)=200×2.4018+2000×0.7118=1903.96(元)。注意小能直接用股利固定增長的股票估計模型,因為該模型僅適用於持有無限期的情形。

7.「答案」a「解析」本題考核的是風險收益的涵義。風險收益是投資著因冒風險投資而要求的、超過資金時間價值的那部分額外的收益;投資收益是投資者在投資中得到的補償,包括期望投資收益、實際投資收益、無風險收益和必要投資收益等;期望收益是各投資項目收益水平與其發生機率的加權平均;必要收益是無風險收益和風險收益之和。。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淨現金流量的計算。根據淨現金流量=息稅前利潤×()一所得稅率)+折舊公式可以得到:該方案年現金流量淨額=(300-200) (1-40%)+75= 135(萬元)。

9.「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營業現金淨流量的計算。b、d是a的變形,是把息稅前利潤分別展開來的形式。對於c,折舊為非付現成本,不應作為現金流出量。

10.「答案」d「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證券的分類。

11.「答案」b「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存貨abc分類管理方法。abc法中,a類存貨金額巨大但品種數量較少,是控制的重點,應分品種重點管理。b類存貨金額一般,品種數量相對較多, 企業劃分類別進行一般控制。c類存貨品種數量繁多,但價值金額卻很小,企業按總額靈活掌握就可以。

12.「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信用期限。信用期限是指企業允許客戶從購貨到支付貨款的時間間隔,是信用條件(企業接受客戶信用定單時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之一。縮簡訊用期限可能增加當期的現金流量,延長信用期限意味著從客戶購貨到收到貨款的時間間隔加長。所以,會吸引更多的客戶購買商品,同時也因應收賬款數額的增加而增加機會成本。信用標準是客戶獲得企業商業信用所應具備的最低條件,通常以預期的壞賬損失率表示。信用標準與信用條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c不對。

13.「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確定利潤分配政策應考慮的公司因素中的公司舉債能力因素。對於一個舉債能力較弱的公司而言,易保留較多的盈餘,因而往往採取較緊的利潤分配政策。

14.「答案」b「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產權比率與權益乘數的關係。權益乘數=1+產權比率=1+3/5=8/5.

15.「答案」a「解析」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要使總資產報酬率下降,就要降低息稅前利潤總額或增大平均資產總額。接受現金捐贈使資產總額上升,而息稅前利潤總額不變,從而導致總資產報酬率下降。選項b資產總額和息稅前利潤總額都不變。選項c是債務轉換為所有者權益,既不影響資產總額也不影響息稅前利潤。選項d減少了資產總額,而不影響息稅前利潤,所以會使總資產報酬率升高。

16.「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現金預算的內容。現金預算中反映的內容包括期初現金餘額、經營現金流人、經營性現金流出、資本性現金支出、現金餘缺、資金籌措及運用、期末現金餘額。預算期產量和銷量屬於生產預算的內容,並不包括在現金預算中。

17.「答案」c「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生產預算的編制。預計第二季度材料採購量=1500+200-300= 1400(公斤),期末應付賬款=1400 x 60×(1+17%)×20%=19656(元)。

18.「答案」a「解析」本題考核的是生產預算的特點。生產預算只能反映日常經營活動,不能反映現金收支,因為生產預算只有數量指標。而其他各選項均能夠既反映日常經營活動又反映相關現金收支內容。

19.「答案」a「解析」本題考核的是成本中心類型。技術性成本是指發生的數額通過技術分析可以相對可靠的估算出來的成本,在技術上投入量與產出量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可以通過彈性預算予以控制;酌量性成本是否發生以及發生數額的多少是由管理人員的決策決定的,在技術上投入且與產出量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因此應通過預算總額的審批予以控制。

20.「答案」a「解析」本題考核的是協商價格的制定。協商價格的上限是市價,下限是單位變動成本,具體價格由各相關責任中心在此範圍內通過協商確定。

21.「答案」b「解析」因為:權益乘數=1/(1一資產負債率)=2所以:資產負債率=50%利息=50×50%×8%=2稅前利潤=6.7/(1-33%):10息稅前利潤=稅前利潤+i=10+2=12邊際貢獻=ebit+a:12+8:20財務槓桿係數=ebit/(ebit-i)=12/(12-2)=1.2經營槓桿係數:m/ebit=20/12=1.67複合槓桿係數=1.2×1.67=2

22.「答案」b「解析」證券組合投資要求補償的風險是不可分散風險。

23.「答案」a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的權益轉讓通常比較困難,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要相對容易得多;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是要先繳納公司所得稅,稅後收益以現金股利分配給股東後,股東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則不存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