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從選擇合適你的信用卡開始

央視一套正在熱播的《小留學生》講述了一幫中國孩子在國外的成長曆程,也讓人們更多的體會到留學生在外的艱辛和不易。其實,在越來越熱的出國留學潮里,小留學生們除了需要有足夠的自立能力外,必要的理財知識也是必備的。出國留學,首先應該從選擇一張順手的信用卡開始。


留學法國的趙蘭即將放寒假回國過春節了。浪漫之都巴黎雖然讓趙蘭流連忘返,但是一說到錢就不那么浪漫了,錢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個現實的話題。這不,在給深圳的父母電話里,趙蘭一再強調,一定要父母儘快諮詢一下國內辦理歐元卡的事宜,等開學返回法國時,趙蘭一定要帶一張歐元卡走。

原來,在法國留學3個月的趙蘭因為一張人民幣美元的國際卡而在歐元區的法國處處被"卡",時時多花冤枉錢,早已痛苦不堪了。

2005年6月,剛參加完聯考的趙蘭準備去法國的一家大學留學,父母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為她辦理了一張國際信用卡。

當時趙蘭父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國際借記卡(雙幣種),可在境內外通用,以人民幣和美元兩種貨幣結算,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的借記卡。可在境外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有"visa electron"標識的1400多萬家商戶消費刷卡結算。

另一種是國際卡信用卡,給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額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額度內先消費後還款。個人卡最高授信可達5萬元。對於信用額度內的消費透支,持卡人在對賬單規定的還款日期前全部還款,即可享受最短25天、最長56天的免息還款期。國際信用卡可在境外帶有"visa"、"mastercard"標識的受理點使用。以人民幣和某一指定外幣結算,具有透支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從2003年6月起,使用國際信用卡在境外消費或支取外幣現金所產生的外幣欠款,除國家法律禁止的交易外,都可以使用人民幣購匯償還。這兩種卡都有主卡和副卡之分。趙蘭的父母考慮到他們可以在國內通過主卡存錢,而趙蘭在法國拿副卡消費刷卡,很方便。於是,經過綜合考慮,選擇了某銀行的國際信用卡。

然而,到了法國後,趙蘭才漸漸發現國際信用卡並不"國際",因為在法國,當地的貨幣是歐元,而她的國際卡是人民幣美元的雙幣卡,在取錢的時候,就要交1%的手續費(最低1元人民幣,最高50元人民幣)和1%的外匯兌換手續費。即使用信用卡刷卡透資消費,也要交1%的外匯兌換手續費。而且還出現兩次外匯交易,即在消費的時候用美元結算,美元兌歐元一次,在使用人民幣購匯償還的時候,人民幣兌美元一次,對趙蘭來講,要經過兩次外匯買賣,匯率上的損失不可避免。而人民幣升值後,匯率之間的升跌,直接影響了她。

比如說,2005年7月12日的外匯牌價為

幣種

單位

現鈔買入

現匯買入

中間價

現匯賣出

現鈔賣出

 

美元

100

821.45

826.41

827.65

828.89

828.89

歐元

100

987.93

996.41

997.9

999.39

999.39


假如趙蘭刷卡消費了1000歐元,用美元幣種的國際卡消費的金額=1000×(999.39/828.89)≈1205.70美元

這樣,趙蘭的外匯匯兌手續費=1205.70美元×1%=12.057美元

再用人民幣還款的金額=(1205.70+12.057)美元*(828.89/100) ≈10093.87元人民幣
外匯匯兌手續費=10093.87元×1%=100.9387元

總共還人民幣10093.87+100.9387≈10194.81元人民幣

而在人民幣升值後,趙蘭的麻煩就更多了。

如2005年9月1日的外匯牌價

幣種

單位

現鈔買入

現匯買入

中間價

現匯賣出

現鈔賣出

 

美元

100

801.89

808.37

809.98

811.59

811.59

歐元

100

963.22

995.2

999.19

1003.18

1003.18


趙蘭同樣刷卡消費了1000歐元,用美元幣種的國際卡消費的金額=1000×(1003.18/811.59)≈1236.07美元

外匯匯兌手續費=1236.07美元×1%=12.3607美元

再用人民幣還款的金額=(1236.07+12.3607)美元*(811.59/100) ≈10132.14元人民幣

外匯匯兌手續費=10132.14元×1%=101.3214元

總共要還人民幣10132.14+101.3214≈10233.46元

手續費、匯率變化等因素,讓身在法國的趙蘭多花很多冤枉錢。

後來,經過同學的介紹,趙蘭終於發現,在歐元區用歐元卡消費結算的話比較划算,可免去多次外匯匯兌的麻煩,能省下一筆不少的錢。比如說,用中行的歐元卡,提取現金收3%的手續費,持卡消費的話免手續費,而且享有50天的免息期,並可用人民幣還款。

同學為了證明自己的卡比趙蘭的卡省錢,還詳細的給趙蘭演算了一番:

按2005年9月1日的外匯牌價算,趙蘭同學同樣刷卡消費1000歐元,使用歐元卡的還款金額=1000歐元×(1003.18/100)≈10031.8元人民幣,還免手續費。

這樣,同學的卡就比趙蘭的卡節省了10233.46-10031.8≈201.66元人民幣。

3個多月的留學生涯,趙蘭多花了近8000元人民幣的冤枉錢,這讓趙蘭痛心不已。老話說:出門在外即長大。趙蘭早已從一個在國內養尊處優的小公主成長為一個體貼父母、知冷知熱的乖乖女,她也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容易,因此這次回來一定要辦一張暢通無阻而且省錢好用的信用卡。
《私人理財》專家點評:

出國獨自生活,將要面對很多困難。出門在外需要比現金更安全可靠的金融工具來保障自己,而用銀行卡少帶現金則是最好的選擇。但在銀行的收費時代,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卡,免得白白多交手續費呢?現在外幣卡種類繁多,使人眼花繚亂。本刊理財專家認為,出國一定要對銀行卡做好分類,使用原則是"最大方便、最少費用"。現在的國際卡有兩類:

一種是世界通型,如交行、工行、中行的美元雙幣種信用卡。由於美元幾乎可在所有國家和地區使用,若在非美地區消費,雖需加1%-2%的匯兌手續費,但國際信用卡的匯率結算都以國際信用卡組織大筆購匯的匯率為基準,所以還是比個人購匯所用的匯率划算。

另一種是特別適用型,如中行的歐元卡、日元卡,記賬貨幣和結算貨幣都為歐元或日元,直接折算成人民幣,減少因外匯折算而產生的匯率損失。

另外,使用國際卡時有很多費用需要注意:

一、年費。信用卡都是要收年費的,年費雖都不是非常高,但免年費是需要特批的。當然,現在也有銀行規定,在刷滿一定數量的次數可以免年費。

二、國際組織收費。國際卡是在消費時按即時匯率,自動折算成各種幣種來消費的,這項折算是由國際卡組織visa、萬事達等來做的,會收取消費金額1%的手續費。

三、匯率折價。避免這項費用,最好就是去什麼國家用什麼幣別的卡。現在大部分國際卡都是美元卡,而要去澳大利亞就比較麻煩,澳元卡全國都沒有;但歐元卡是有的,目前中行和交行兩家有歐元卡。另外,中行和工行還有港元卡。

因此,如果去美國留學,選擇是最多的,基本所有銀行的國際信用卡都行;如果去歐洲留學,可選擇歐元卡;如果去日本留學,可選擇jcb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