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律顧問考試綜合法律知識:法律體系基本概念

法律體系,又稱“法的體系”或“法體系”,是指一國所有現行法律規範按照不同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來源: 

1.法律體系是一個主權國家範圍內的法律規範所構成的有機整體,不包括國際法體系、不包括法學家們所探討的“民間法”、“習慣法”等。

2.法律體系僅僅是一國現行的法律規範,不包括歷史上的或者已經失效的法律,以及將要制定的或尚未生效的法律。

3.法律體系是規範體系,同類法律規範構成法律部門,各個法律部門的有機組合構成法律體系。

準確理解法律體系概念,還需要區分法律體系與法學體系、法制體系及法系等相關概念。

法學體系是法律的學科體系,屬於思想文化範疇,往往具有跨國性。對法律體系構成單元的部門法的研究,產生相應的部門法學,如民法學、刑法學,但法理學、法史學等都屬於法學體系的組成部分。

法制體系主要指法制運行機制,包括立法體系、執法體系、司法體系、守法體系、法律監督體系等。來源:

法系是根據法律的歷史淵源及由此形成的法律思維方式和運行方式,對歷史上的和現行的各種法律制度所作的分類。因此,法系概念常常是跨歷史的、跨國度的,所側重是法律的文化傳統。

法律體系由法律部門直接構成。法律部門又稱“部門法”,是指根據一定標準和原則所劃分的同類法律規範的總和。劃分法律部門的標準多種多樣,我國的劃分標準主要有法律調整的社會關係和法律調整方法兩種。根據這個標準,我國法律體系大致可以劃分為下列法律部門: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勞動法、科教文衛法、資源環境保護法、軍事法及我國加入的國際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