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最有效利用考研大綱

  考研大綱是規定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共科目考查知識點及考試題型等重要信息的綱領性檔案,由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每年4、5月份組織專家會議進行修訂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考試大綱作為綱領性的檔案,是我們一切複習的出發點,也是考研命題的依據,所以考生對大綱一定要有足夠的重視,以大綱為依據展開複習。如何利用考試大綱,也成為我們考研成敗的關鍵。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點加以把握.

  全面複習,重視變化

大綱是考研命題的依據,因此,高聯學校在此提醒廣大考生:在複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考試大綱來複習,詳細的了解考試的內容,題型,類別和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以便合理分配複習的時間。對於大綱中未列出的知識點,可以不用複習,以免浪費時間。而那些大綱中明確標明要“理解”“掌握”的知識點,特別是大綱新增考點和知識點,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些往往都是考試的重點。

對於數學來說,大綱里規定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論,是解題的基礎。數學大綱既寫出了要掌握的知識點,又標明了每個知識點需要掌握的層次,大家儘可能的根據要求進行複習就可以了,這個每年的變化不大。我們重點說說英語和政治大綱的變化。

就英語來說,大綱中規定的單詞則是我們複習的基礎。考生在備考之初至少要掌握大綱規定的5500個辭彙的詞組中90%以上的單詞,而且應該選擇其中一部分辭彙和詞組做重點記憶;在複習的過程中,考生對單詞的每個釋義都要重視,尤其是常見的簡單辭彙的一些不常見的釋義,這些知識點在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中經常會有所涉及。而考研的英語考試最大一塊是閱讀理解,總體加起來第二部分占60分,可以說是考研的重點和難點,更需要我們根據大綱的要求和考查的內容來安排自己的複習計畫。

就英語大綱的變化問題,高聯學校的英語輔導名師張錦芯老師在對2006的新大綱解析中這樣提到:根據最近正式發行的考研英語大綱來看,2006 年大綱三部分基本變化不大:第一、三部分沒變,第二部分又分a、b、c三部分,a、c部分沒變,主要是b部分作了補充。2005年是新增了一個選擇搭配題,在分數上體現得不夠理想,所以說有相當難度。今年的大綱補充了另外兩個題型,叫做備選題型,也就是每年在這三個題上任選一個考,不可能同時出現三個。現在變化最大的是b節,也就選擇搭配題,有人把它叫做七選五,一篇文章有5個大的空格,在文章後面提供了7段,請你按照文章的內容、邏輯的關係來選擇5段填到5個空格中,顯然7段中有2段是干擾項,不適宜填到空格中,這個題型相對比較難。第二個題型是在一篇長度大概在500—600詞的文章中,各個段落的原有順序已經被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將所列的7—8個段落重新排序,而其中有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經給出。根據2006年所提供的樣題來看,雖然第一段和最後一段是固定的,但是要把這7、8段全看懂也不容易。第三部分也有特點,是在一篇1500字的文章前、後有6—7段的文字或概括的文字和小標題,這與文章中某個部分的概括、舉例是相掛鈎的,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在這6—7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5段文字或標題填到空白中。以此看來,去年新增的選擇搭配題不容易,今年增加的備選的重新排序也不容易,考生不應該掉以輕心。但是英語大綱變化對考生的影響不如政治大綱的影響,並且大綱無論怎么變,所有的考生面對的都是一樣的變化。只要考生計畫安排得當,對自己的水平有足夠的了解,在考研的過程中就可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政治大綱每年變動尤其明顯,例如2005年全國考研政治大綱一共刪去了30個知識點,增加了16個知識點,可以說變化很大。

高聯學校政治輔導名師講到:今年的大綱變動也有一些,簡要分析2006年政治考研大綱的新變化:首先最突出的是題型上的變化,在原來的分組結構里取消了辨析題的環節,意義在於更加強調學生分析題的能力,把分數主要調整到分析題裡面去了,同時適當增加一些選擇題的部分,大概45分。第二個變化是哲學大綱的調整比較突出,在五門課里哲學大綱的調整是最多的。現階段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問題比較突出,並且與我們現在的哲學問題有深刻的聯繫,很突出的東西都是結合現實問題進行調整的。這次大綱修訂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有些課程已經準備在向新的課程體系過渡。人大、北大等重點大學在今年暑期開學以後將開始按照新三門課堂,近現代史,毛鄧三概論,馬克思主義原理這樣的體系來講,大綱老師在修訂的時候已經在做部分轉移。調整的第四點是基本上考慮到國內外的熱點問題,比如當代世經,增加了北約東擴,增加了如何解決熱點地區的和平問題。這都和國內重大的現實問題相結合。

一般來說,修訂的考點往往是該年命題的重點,也是該年的熱點問題。但這也不是絕對,因為現在考研試題的制定越來越活,而且反押題的趨勢也很明顯。所以考生在複習的時候還是要全面的掌握大綱內容,並對大綱中的變化給予一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