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導:醫學考試識記

1.鹼性胺基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鹼:賴精組→揀來精讀(其中賴氨酸含雙氨基,也是其呈鹼性原因)

2.酸性胺基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酸:谷、天→三伏天(另谷、天冬氨酸都有雙羧基,也是呈酸原因)

3.必需胺基酸:纈、異亮、亮、苯丙、蛋(甲硫)、色、蘇、賴氨酸→借一兩本淡色書來

4.支鏈胺基酸:纈、異亮、亮→支:纈、異亮、亮→只借一兩(即必須胺基酸記法中的前三個)

5.芳香族胺基酸:酪、苯丙、色氨酸→芳香:酪、苯、色→芳香老本色(其實蛋白質在280nm處最大光吸收就是由於色氨酸的吲哚環、酪氨酸的的酚基、苯丙氨酸的苯環,在胺基酸中色氨酸的280nm處吸收峰最大)

6.一碳單位來源的胺基酸:甘、絲、組、色氨酸→碳:甘、絲、組、色→(驚)嘆:敢吃豬舌

7.含硫胺基酸:半胱、光、蛋(甲硫)氨酸→硫:半、光、蛋→留幫光蛋

8.生酮胺基酸:亮、賴氨酸→酮:亮、賴→同亮來→同樣來

9.生糖間生酮:異亮、苯丙、酪、色、蘇氨酸→一本落色書(除去8、9所說的就是生糖胺基酸了吧)

10.不參與轉氨基的胺基酸:羥脯、脯、甘、蘇、賴氨酸→搶不(搶)甘肅來的?(呵呵,很矛盾呀)

此外,蛋白質中不存在的是瓜氨酸,羥脯氨酸和羥賴氨酸是無密碼子的,是由脯氨酸和賴氨酸羥化後的產物。亞胺基酸就是脯氨酸和羥脯氨酸。牛磺酸由光氨酸轉變來,氨基丁酸(gaba)由谷氨酸轉來的。而甘氨酸不是l構型它參與的反應很多,如一碳單位合成、谷胱甘肽的合成、嘌呤合成、膽紅素合成、參與肌酸合成、參與生物轉化(結合反應)等。脫羧生成屍胺和腐胺的對應是賴氨酸和鳥氨酸。

附:常考胺基酸的代碼

賴氨酸lys、精氨酸arg、組氨酸his、谷氨酸glu、天門冬氨酸asp、纈氨酸val、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蛋(甲硫)氨酸met、色氨酸trp、蘇氨酸thr、賴氨酸lys

腸結核:任何腸段,回盲部最多;潰瘍淺,邊緣不整,底部血管多有閉塞

腸傷寒:迴腸下段;潰瘍長軸與腸長軸平行,圓形或橢圓形,底凹凸不平,邊緣隆起

腸阿米巴病:累及結腸,盲腸最重;潰瘍呈口小底大的燒瓶狀,邊緣呈潛行性

細菌性痢疾:發生在大腸,尤以乙狀結腸和直腸為重;潰瘍呈地圖狀,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

克隆病:好發迴腸末端與鄰近右側結腸;潰瘍呈節段性、匍行樣、鋪路石狀

潰瘍性結腸炎:位於大腸多在乙狀結腸;潰瘍呈連續非節段分布,大片不規則

1.瀰漫性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即急性瀰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與鏈球菌感染有關,臨床最常見的一型。

主要病變:瀰漫性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血管系膜細胞增生,主要表現為急性腎炎綜合症。

電鏡:基膜和髒層上皮細胞之間可見有電子緻密沉積物,其形狀如“駝峰”

免疫螢光:免疫球蛋白igg和補體c3沿毛細血管壁表面和血管系膜區沉澱並呈顆粒螢光

肉眼外觀:大紅腎、蚤咬腎

2.瀰漫性毛細血管外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即快速進行性腎小球腎炎也稱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

特徵:大部分腎小球內有新月體或環形體形成,新月體由明顯增生的腎小囊壁層上皮細胞和滲出的單核細胞圍繞毛細血管袢所形成。

免疫螢光:igg和補體c3沿毛細血管壁成連續的線性螢光

3.瀰漫性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即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也稱低補體血性腎小球腎炎。

病理特點:毛細血管基膜增厚和血管系膜增生,有些血清補體降低

光鏡:增厚的毛細血管呈車軌狀或分層狀,毛細血管叢分葉狀

4.瀰漫性膜性腎小球腎炎即膜性腎病。是引起成人腎病綜合症最常見原因。此型易發生血栓栓塞性併發症。

特點:腎小球毛細血管基膜瀰漫性增厚為病變特點,沒有細胞反應包括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血管系膜細胞及炎細胞。

電鏡:見釘狀突起、梳齒、蟲蝕症

肉眼外觀:大白腎

5.輕微病變腎小球腎炎,又稱脂性腎病(腎小管上皮細胞常見大量脂質和蛋白沉積)又稱足突病(腎小囊髒層上皮細胞足突瀰漫消失),好發小兒,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症。

特點:預後好,90%激素治療數周病變消失。

光鏡: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胞槳可見大量脂滴空泡和透明樣小滴。

電鏡:足突瀰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