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諮詢概論》第九章工程諮詢的法律責任第四節智慧財產權

第四節、智慧財產權(了解)
一、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和特徵
(一)智慧財產權的概念
智慧財產權是指人們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權利。智慧財產權也是一種財產權,可以通過轉讓、受讓、繼承和許可他人使用等形式產生經濟收益。又稱為智力財產權。
理解“智慧財產權”這個概念,至少應注意兩點:1應當從智慧財產權的範圍入手了解智慧財產權的概念,;2智慧財產權是一個內涵不斷深化、外延不斷拓展的概念,
(1)《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約》規定,“智慧財產權”包括的各項有關權利為:
①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這主要指作者權,或指著作權,或指著作權);
②表演藝術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廣播節目(這主要指鄰接權,或與著作權相關的權利);
③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的發明(這主要指人們就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及非專利發明享有的權利);
④科學發現;
⑤工業品外觀設計;
⑥商標、服務標記以及商業名稱和標誌;
⑦制止不正當競爭;
⑧在工業、科學、文學藝術領域內由於智力創造活動而產生的一切其他權利。
(2)《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智慧財產權的範圍:
①著作權與鄰接權;
②商標權;
③地理標誌權;
④工業品外觀設計權;
⑤專利權;
⑥積體電路布圖設計(拓撲圖)權;
⑦未公開的信息專有權(主要是商業秘密權)。
狹義的智慧財產權是指傳統意義上的智慧財產權。一般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又稱著作權、還包括與著作權相關的權利鄰接權)。
fidic《契約條件》中的智慧財產權是指與工程有關的專利權、已登記的設計、著作權、商標、商號商品名稱、商業機密、或其他智慧財產權或工業產權。
(二)智慧財產權的特徵6個:
1、智慧財產權客體的無形性;
2.某些智慧財產權具有財產權和人身權的雙重性
3.依法審查確認性
4.地域性
5.時間性,我國發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專利申請日起計算;
6.獨占性或者排他性
由於智力成果具有可以同時被多個主體所使用的特點,因此,大多數的智慧財產權是法律授予的一種獨占權,具有排他性,未經其權利人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使用,否則就構成侵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主要國際公約
(一)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
最重要的公約,主要內容有:
(1)關於國民待遇的規定, (2)關於優先權的規定, (3)專利權、商標權獨立原則, (4)專利權的強制許可和撤銷, (5)展覽產品的臨時保護; (6)馳名商標的保護,該公約於1985年3月19日對中國生效。
(二)保護文藝作品的伯爾尼公約
(1)文學藝術作品,不論其表現形式如何均享受保護。 (2)確立三項基本原則:一是國民待遇原則;二是自動保護原則;三是獨立保護原則。 (3)作品的保護期限為作者在世之年加死後50年。
我國於1992年7月10日正式加入該公約。
(三)世界著作權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