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三學子填報志願參考:求學北京面面觀

  如果把北京稱為“求學的聖地”,想來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反對,且不說那北大、清華、人大是全國各地多少學子心中的夢想,單看北京的許多大學都是“國”字頭的,就可見北京的高校在全國高等教育界的地位!當然,也並非只有高分考生才能到北京求學,北京也有如北京物資學院、首鋼工學院等普通院校,還有海淀走讀大學、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民辦、高職類院校,完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無論文科、理工科還是藝術、體育類考生,都能在這裡找到合適的學校。北京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同時又是一個開放程度很高的發達城市,各方面的求學條件都很不錯。尤其是北京申奧的成功,為北京帶來更多的發展契機,求學北京,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求學環境

清華、北大都有百年左右的辦學歷史,其餘很多高校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可以說擁有很豐富的辦學經驗;同時,由於北京是個開放的國際性都市,各高校比較容易接觸到國內外最新教研理念,教學方式比較靈活;而且北京的高校得到國家及社會的投資比較多,校內各種設施、資料都比較齊全;再加上國內很多領域的專家、大師亦匯集於北京的高校中,可謂“群賢畢至”……綜合這諸多因素,我們可以說:北京的求學環境絕對是國內一流的!還有一點讓北京的學子們頗為自得,國內外許多名人學者都喜歡選擇北京的高校進行演講或開辦講座,使得北京的學子們在上課之餘還能接受多元文化的薰陶,這點是許多外地的大學無法比擬的!

北京的中心性和開放性,使得北京的高校在獲取校外知識方面也是得天獨厚。作為政治中心,她能使廣大學生及時掌握最新的時勢動態;千年的文化積澱以及頻繁的文化交流讓學生們如魚得水地吸收各種各樣深厚的“養分”;眾多的國際機構及國際盛會為學生們提供了鍛鍊外語水平的機會;而諸多高新科技成果拓寬了學生們的眼界

學校分布

北京的高校一般都聚集在幾個地方,最著名的當然就是海淀區,清華、北大、人大皆聚於此,其他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十幾所高等院校在這裡或相毗相鄰,或隔街相望,正是“一路看遍眾名校!”如此多的高校聚集於此,走入海淀區,就如同進入了一個大學社區。更值得一提的是,被稱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也坐落於此,眾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直接使北京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物,又反過來促進了高校的科研發展,中關村與周圍的高校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從而使海淀區成為了北京乃至中國的信息科技中心。

另一個個高校聚集地便是昌平,昌平在北京北郊,毗鄰著名風景區十三陵水庫,是北京新興的衛星城,中國政法大學、石油大學等高校就在這裡安家落戶,浙江吉利集團在此投資8億元人民幣興建“吉利大學城”,首期便吸引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廣播學院等高校進駐,實現了資源共享。

除了以上兩處,北京的朝陽區、西城區等城區亦分布著部分高校。

消費水平

求學北京,花費幾許?北京是一個發達城市,消費水平相對來說比較高。學費方面,除軍事院校有國家補貼外,其他的院校均有不同標準的學費。按照最新調整的北京地區普通高校的收費標準來看:一般專業,一般學校每學年不超過4200元,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的重點學校(下同)不超過5000元;理工科專業,一般學校不超過4600元,重點學校不超過5500元;外語、醫科類專業,一般學校不超過5000元,重點學校不超過6000元。相對來說,重點學校以及熱門專業的收費較高,每學年一般在4000~5000元左右;藝術類院校的學費也較高,每學年一般在6000元以上,甚至過萬元;高職類專業的學費相對來說也比較高,一般亦在6000~10000元之間,不過高職類專業比較實用,很快就可以學以致用;一些冷門的學校、專業如農林、民族類收費相對會低些;而師範、農林、體育、航海、民族專業中享受國家專業獎學金的學生則免繳學費。(博主提示:高校學費漲價幅度較大,請家長和學生以具體學校公布數據為準)

在生活費方面,一般各大學的住宿費每年約500~700元左右,再加上一伙食費以及其他開支,如果節省些,每年的生活費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

從這個情況來看,在北京求學,開銷還是比較大的,是不是有些同學開始打退堂鼓了?別擔心,北京作為一個開放城市,消費水平固然很高,但國家、社會進行教育投資的熱情也很高,北京高校各種各樣的獎學金、助學金很多。尤其是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通過國家投入、社會企業捐贈、校友回報等等渠道,設立的各種獎學金、助學金項目林林總總數百項,其他學校這樣的項目也是不少,北京的高校大門是不會向貧困學生關閉的。另外,在北京這樣一個發達城市求學,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進行社會實踐的機會非常多,不管是做兼職、還是學校提供的勤工儉學機會,酬勞相對來說都比內地許多地方要可觀。這樣既可鍛鍊自己的能力,又可解決生活費的問題。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有能力,北京正是你施展才華的天堂!

  實踐環境

前面已經提到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亦是一個發達城市,有了這個前提,那么說北京能提供眾多的實踐機會也就不足為奇了。比如很多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就到中關村來“淘金”,其中一些佼佼者利用他們高超的技術開發出一些實用的計算機軟體,收入上萬甚至十幾萬的事例並非天方夜譚,還有一些理工科的學生憑著所學知識開發新的科研成果,同樣給自己帶來不菲的回報;如果你的外語水平不錯,那么國際化的北京亦能給你提供諸多當翻譯的機會;其他傳統的兼職項目比如家教、導遊等等同樣是機會多多。

北京各大學的勤工儉學工作都做得比較好,而且有些老師也會邀請比較優秀的學生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或者書水落石出的撰寫,這些都是絕好的社會實踐機會。

畢業生情況

北京的高校畢業生之間,“留京”可以說成了人們經常性的話題。誠然,北京作為首都,工作條件很好,機會比較多,個人的發展前景也很廣闊,但相對來說非北京籍的本科生留京要困難些,畢竟北京的高校很多,高學歷的畢業生大有人在,而且現在已無“國家分配”之說,很多人都是以打工的形式留在北京的(當然這些高學歷的打工者收入並不低)。如果要考北京的公務員,其中一條要求就是要有北京市戶口,而本科畢業生如果不是非常熱門或急需的專業,要想取得北京的戶口還是很難的。不過北京的畢業生回到家鄉後都比較搶手,因為由北京優良的教學條件培養加上濃厚的文化氛圍薰陶,北京高校的畢業生素質都比較高。

而碩士、博士等高學歷的畢業生留京相對容易些。現在北京有新規定,只要是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在北京找到工作都能馬上解決戶口問題。在北京的高校尤其理工類院校都有很高的考研率,而清華等院校以及醫學類、軍事類院校還設有本連讀的專業,可以一步到位,拿到碩士學位。

在北京高校,出國留學也是比較熱門的一條道路。因為北京國際交流比較頻繁,赴外流學的機會比較多,各種留學中介機構亦不少,很多同學也願意選擇自費留學的路子。相比而言,清華、北大、首都醫科大等名校的牌子比較能為國外的大學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