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上上之選 海納百川——求學上海面面觀

  我們曾經介紹過“求學北京面面觀”,受到了大家的熱烈,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將北京和上海相提並論。相對北京的莊嚴來說,上海是一個風情萬種的城市,這裡現代化氣息非常濃厚,這個城市就像貫穿其全身經脈的捷運一樣,永遠處在奔跑中。年輕的人們不斷進進出出給予這個城市新鮮的養分。

上海雖然在文化積澱上比不上北京,但是在經濟貿易,對外交流上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上海,同樣有著復旦、同濟、交大等耳熟能詳的名校,初次以外,還有各種類型的高校近60所,有民辦獨立的二級學院5所,高校數量多,專業涵蓋面廣在全國各大中城市也是名列前茅的。

高校分布

上海高校主要分布在楊浦、徐匯兩個區。而以楊浦區最為集中。楊浦區的教育、科學、文化、體育事業發達,在上海首屈一指。復旦、同濟、第二軍醫大、上海財經等20多所高校分布於此,另有部署、市屬大小科研員所100多所。雖然不像北京“中關村”那樣匯集了中國最多的科技精英,但是將這裡看作是全上海智力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不為過。比起楊浦區的科技精英薈萃,徐匯區則有上海交大、華東理工、上海師大、上海音樂學院和套用技術學院,同時亦有一些科研院所分布於此。上海郊縣的大學園區有三個:松江、閔行和南匯,松江有上外、外貿、東華和華政等六七個大學和大學校區,閔行則有上海交大和華東師大的分校區,南匯有電力學院、海事大學、水產大學和一班民辦高校。【此段內容基本為“海上一根蔥”觀點】

相對於這兩個傳統的大校區,上海市郊的奉賢和松江縣是兩個新興的大學區。上海市寸金寸土,大學校園一般都不是很大,而隨著大學的擴招,市內的大學設施越來越難以滿足擴招的需要,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很多上海高校將眼光投向了市郊。其中,有許多大學在松江設立的分校。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興建的松江大城,2001年已有多所高校的新生進駐於此。這幾所高校在上海市的本部都不是很大,如上海外貿學院在市區內占地僅有73畝,而在松江大學城內的占地答道700畝,翻了近10倍。校園的擴大為學校擴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僅外貿學院就計畫在4年內將在校生規模擴大四倍。而且,大學城將教育資源的共享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上海市內的一些高校之間,雖然實施跨校輔修,但也僅限於選修課程。同學們對於鍾愛的專業課程依然無法共享。而在松江大學城內,各個學校的學生可以自由選修別的學校的課程,修得的學分各校均以承認。

求學消費

上海求學各專業學費平均每年五千左右,特殊專業經批准可上調30%,達到6500元;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收費平均薇7500元每年;另外中外合辦的專業收費比較高,一般都超過萬元一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物價局、上海市財政局聯合頒發了規範高等學校收費的通知,規定公辦高校三人到四人一間的收費不超過每人1500元一年。學校提供的水、電免費使用額度最低為每生每月3噸水,每生每月5千瓦小時電。上海是個消費水平很高的城市,但是學生每個月600元左右就可以應付學校生活了。[在不到上海市中心消費而且不談戀愛的情況下]

國內很多地方,師範類專業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補貼,享受國家專業獎學金的甚至可以免交學費,但是在上海,從2000年起華東師大和上海師大這兩所師範院校對師範生不再關學費管吃了,他們已經與其他普通高校的學生一樣,按照普通高校一般專業的標準收費。不過,上海師範類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比較好,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也在不斷攀升,尤其是上海師範大學,一個普通的圖書館員工也可以達到月薪4000左右的收入,學校建設條件也很好。因此,並不影響考生報考的熱情。

獎助學金

目前上海高校設立的市級獎學金有寶鋼獎學金、索尼獎學金、紅十字獎學金、慈善基金獎學金和民營企業幫困助學獎學金。獎學金一般一年評比一次,其中寶鋼獎學金、索尼獎學金以獎勵優秀生為主,寶鋼獎學金為3000元,索尼獎學金接近4000元。紅十字獎學金(一般1000元)、慈善基金獎學金和民營企業幫困助學獎學金則是專門為貧困的優秀學生而設立的。此外,各高校還有由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設立的綜合獎學金和專向獎學金,也有由各校教職員工和學生為幫助困難學生而設立的愛心獎學金,如復旦大學設立的“光華獎”,華東理工大學設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陽”幫困獎等。據同濟,各高校幫困獎學金金額總計超過600萬元,每年受益人數接近萬人。

在貸款助學方面,上海亦走在全國前列。目前上海已經初步建立起個人信用聯合徵信體系,有多家銀行已經與上海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助學貸款業務。其中以工行和浦發銀行發放的助學貸款業務最大,不過近年來也出現不少學生畢業後一走了之不還貸款的事情,給不少學校帶來財務陰影,所以各高校在畢業時也卡得比較緊,有的學校甚至不頒發畢業證和學位證給不能及時還款得學生。

社會實踐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各大跨國公司,中小企業林立,所以上海的學生有很多社會實踐機會,這是其他城市很難比的。如果說北京的大學生在課餘時間樂於聽講座,那么上海的大學生就會直接投身於社會實踐的洪流。由於上海是一個資訊相當發達的城市,因此在校園裡就可以掌握各種各樣的社會時間信息。而且上海與北京一樣,對外交往頻繁,經常有國際性會議召開,這同樣為上海的高校學子們提供了鍛鍊外語的機會。

  還有一種社會實踐形式就是勤工助學。上海的高校勤工助學管理制度比較完善,實習大學生勤工助學持證上崗,培訓上崗以及校內工時補貼等制度,在全市已經建立了百餘個校內勤工助學基地或實體。而且,作為一種既能在 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學術研究,又能獲取一定經濟利益的形式,還開設了助學管理,助學研究等校內勤工助學崗位數萬個,同時積極為學生聯繫組織家教市場調研,社會服務等校外勤工助學活動。

就業情況

上海的經濟環境很好,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近年來進入了高速發展的狀態,而且許多知名企業在此落戶。因此不少外地生源的上海高校畢業生都選擇了留在上海發展,不過現在想要在上海落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對於本科生來說。上海落戶實行打分制度,不僅對個人學習等各方面的條件要求很高,而且對學生就業的單位也有各種軟體,硬體的要求,一般說來到學校,國企就業能拿到戶口。上海的很大一部分畢業生進入到外資或者三資企業當白領,待遇根據個人能力而異,但是在這個開放的開港的確能夠接受到很多新鮮的信息。

上海作為一個發達城市,知識更新很快,在這裡生活的人必須經常學習,不然就會落伍,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八九點擠在捷運里的上班族,雖然如沙丁魚一般貼在一起,身體都被擠得變形,手裡仍然不忘拿一份報紙或者書籍。總之上海是優秀人才的聚集地,競爭異常激烈,是否是海龜,學校的牌子是一個很重要的競爭因素,所以這裡考研和出國留學也很普遍。上海留學中介機構很多,在辦理留學業務方面已經有比價豐富的經驗,不少學生也會選擇自費留學。

選擇上海,就等於選擇了一個高壓力,快節奏,高消費的生活態度。所以你需要捫心問一問,你喜歡這種生活嗎?

聲明:上海日新月異,變幻無窮,本文也只是一家之見,難免有疏忽或遺漏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