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聯考物理掌握核心知識 避免題海戰術

  考綱變化

2007年的物理考試大綱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考試的內容範圍、題型示例均沒有做實質性的變化,說明2007年的聯考將繼續保持穩定,這對於學生是一個好訊息。

試題仍以中檔題為主,內容仍以力學、電磁學等主幹知識為主,熱學、光學、原子物理、機械波等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試題突出理論聯繫生產、生活實際和現代科學技術。

通過對2007年考試大綱中題型示例的分析,ⅰ卷的題目的數量和難度與去年持平,ⅱ卷的難度有所降低。因此一定要掌握基礎知識。

備考建議

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熱、光、電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雖然內容多,但知識前後聯繫緊密,規律性強,只要複習方法正確,可以在最後複習階段取得良好的效果。

●了解考查的知識範圍

學習《考試大綱》,了解考查的知識範圍,可以說,凡是考試說明中未列入的知識點和實驗,不會出現在考試題中。考生在閱讀考試說明時,一定要仔細領會其中含義,準確把握重點知識的深淺度。

聯考試題中易、中、難題的大致比例為3∶5∶2,很少出現超過考試說明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因此,不提倡花許多時間去解偏題難題。

●掌握基礎知識,形成知識網路

全面掌握基礎知識,不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對物理概念應該從定義式及變形式、物理意義、單位、矢量性及相關性等方面進行討論;對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則應從其實驗基礎、基本內容、公式形式、物理實質、適用條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複習時還要抓住重點,了解知識間的縱橫聯繫,形成知識網路。如複習力學知識時,要了解受力分析和運動學是整個力學的基礎,而運動定律則將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聯繫起來,為解決力學問題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線運動和振動部分屬於運動定律的套用;動量和機械能,則從空間的觀念開闢了解決力學問題的另外兩條途徑,提供了求解系統問題、守恆問題等的更為簡便的方法。

有了這樣的分析,整個力學知識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為了研究運動和力的關係的有機整體。

●合理訓練,避免題海戰術

有些學生埋頭於題海中,熱衷於解題方法和技巧,放鬆了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理解,在看到一道試題時,不是首先對試題中給出的物理情境、物理條件和所涉及的物理過程進行認真分析,而是急於去尋找它與貯存在自己頭腦中的哪道題相似,找到相似的題後,便把該題的解法套上去。

這種把物理學習異化成解題訓練的狀況,對物理複習極其有害。學習物理不是為了解題,決不能把做習題作為物理複習的核心。

做習題的目的,一是檢查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是否真的透徹理解了,能否在實際問題中靈活地運用它們;二是通過做習題,鍛鍊並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所以,每做一道習題,都要力求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上有所加深,在能力上有所提高。每做完一道題後應總結一下,看看通過解這道題,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上有哪些新的體會。

在做習題的過程中,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不能機械地套用熟悉的題目類型。練習貴在精而不在多,練習完成後不要急於對答案,想一想題意是否理解正確,是不是有其他的解題方法,這道題與某道題或某些題相同點在什麼地方,不同點在什麼地方,對所做的題適當地歸類,將會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重視物理實驗

近年聯考試驗試題中考的原理,都是中學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問題情境是新的,使得有一些同學一看就慌了,不知如何入手。所以在複習中,對物理實驗應加以足夠的重視。

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也是聯考能力要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物理聯考試題中,實驗題約占14%,從每年全國物理聯考的實踐來看,實驗題的得分率一般都不高。其實實驗題並不難,它應該是考試容易得分的題目。

從考生的答卷看,有許多考生似乎沒有經過實驗的訓練。近年來聯考物理試卷對實驗的考查,重點放在考查對實驗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實驗儀器的使用上。所以實驗複習不能簡單地背誦條款,要落實到動腦動手上。

今年考綱中的學生實驗中,有1個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3個驗證(平行四邊形法則,機械能守恆,動量守恆)、7個定量測定、8個規律研究。

對這些實驗要理解透徹,弄懂其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熟悉實驗器材,掌握實驗方法與步驟;能準確記錄數據,並能正確處理實驗數據,以便得出正確結論。

對大綱中要求掌握的13種儀器,一定要實際操作,熟練掌握。重新觀察課本實驗,通過新視角,研究物理實驗培養創新能力。

●衝刺階段,抓核心知識

考生衝刺階段的複習,一定要圍繞物理中最核心的知識。今年考試大綱里的參考題型中物理就是12道題,具體構成為:8道選擇題,1道實驗題,3道計算題。12道題不可能包容高中物理的全部內容,所以聯考就會圍繞高中物理最核心、最主要的知識進行考查。

研究近幾年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高中物理中核心知識點有以下內容:

受力分析、物體的平衡;勻變速直線運動、牛頓三大定律;平拋運動、圓周運動、人造衛星、萬有引力;振動和波;動量、動量守恆;動能、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電場力的功與電勢能的改變;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減)速和偏轉;歐姆定律;安培力、洛侖茲力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圓周運動;電磁感應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折射率;各種射線的特徵及套用;光電效應;核能、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核反應方程;物理實驗。

●研究評分標準,掌握應試技巧

研究評分標準可以提高解題的規範性,增加得分點,考出更高分數。具體做法是:

(1)確定研究對象,定義物理量,如m、s、t、v、a、p、e、等。

(2)物理過程、物理狀態的分析和論證,特別是隱含的物理過程的分析、重要條件的敘述和確定(如平衡、加速、相遇等)、畫圖(物理過程的示意圖,受力圖,軌跡圖等)。

(3)每一過程依據定理、定律列方程(最重要),由每一個物理知識列一個方程,不要幾個物理知識列成一個綜合式。

(4)計算,得到正確的結果(有效數字、單位、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