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下三濫還是高雅藝術 聯考作文為什麼拒絕詩歌

  今年的聯考大綱出爐的時候,我就問過,聯考作文是否允許寫詩歌,得到的回答是不能,聯考作文和詩歌格格不入,這種怪異的規定已經多年沒有改變。

目前對詩歌判斷,詩歌應該屬於“下三濫”一類。可奇怪的是,文學青年的履歷上大都會有“詩人”的記錄。大家同樣對詩歌恩愛有加,如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和荷爾多林,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詩歌味道,余華和博爾赫斯,等等。偶爾翻看新浪的部落格,發現詩  歌在部落格上非常流行,似乎不寫詩歌就顯示不出自己是文化人。我無意指責這些詩歌和詩人,或者偽詩歌和偽詩人,因為我曾經也號稱是詩歌愛好者。有一條是肯定的,詩歌是文學最基礎的敘述方式,也是最純潔的敘述方式,偽詩人的偽詩歌也說明他對純潔的某種渴望。這說明,詩歌並非是“下三濫”,但現實對詩歌的判斷為什麼定格在非主流呢?詩歌奇特的存在方式令人迷惑不解。

梳理詩歌的歷史,就會發現,漢語文學的記憶是從詩歌開始的,或者說中國文化的原始記錄就是以詩歌的方式表達的,詩歌始終貫穿中國人的文化生活。早期的詩經、——楊煉《諾日朗》

你把那件剛織完的毛衣

空蕩蕩地留給我

我會變成一隻小動物

都鑽到你的思念里曲作窩

你可要好好照料

————江河《別離》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北島《回答》

我踏上 了山中落葉繽紛的小路

我漸漸看不清了,然後我完全消失

群峰之上正是夏天

————美國w.s.默溫《又一個夢》

在被影子擊敗的牆角下,影子等候著

自天空

————法國杜.布舍《突然空氣》

白晝的青春 最初歡樂的百合

那古老的愛神木飄搖它的旗幟

那些雲雀迎著光芒啟開心胸

而一隻歌盤鏇於半空

播撒金色火焰的買粒

朝著五股不同的風

————埃利蒂斯《白晝的青春》

這條路也許

不通向任何地方

但有人從那邊過來

————瑞典拉斯.努烈《這條路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