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志願填報的三種方式

  聯考志願填報不外乎考前報志願、估分報志願、成績公布之後填報志願三種方式,其利弊分析如下:

1.考前報志願。考前報志願的主要依據是考生平時的學習狀況以及衝刺階段模擬考試的成績與排名。對具備一定實力,且對自身充滿信心的考生來說,應該更具有現實的意義。例如,幾次模擬考試排名都在第一位的考生完全可以報考北大、清華。但是,如果考後再填報志願,那么,一個極小的但並不影響最終結果的因素都可能會使他喪失這種勇氣和膽量。這無論對考生還是對高校來說,無疑是一個不該出現的損失。

當然,此種填報志願方式也有缺陷。考前衝刺階段,考生自然會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聯考複習之中,他們不可能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非常細緻地了解某一個高校和專業。於是,家長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孩子的“代言人”,他們去參加大大小小的聯考諮詢會,收集各高校的招生信息,研究歷年錄取的投檔線、平均分以及就業情況等。大學的專業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從業方向,可如此“包辦”下的考生被抑制了興趣、志向,為其今後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2.估分報志願。估分報志願較其他兩種填報志願方式有諸多優點。它所處的時段適中,考生在經歷了“十年寒窗之苦”之後會出現一段思維的興奮期,沒有了考試壓力,考生可以更細緻地了解高校和專業,將興趣和分數有機結合,既沒有考前的盲動,又避免了分數公布後的惟“分”是圖。不過,在估分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遇到一個技術性難題,即估分的準確程度不好保證。另外,文科考生估分的準確性要比理科考生低。語文、政治、歷史等科目的主觀題較多,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考生很容易一意孤行,不是過低估計、全盤否定,就是過於自信、充分肯定,給志願填報設定了一些不必要的障礙。還有少數考生為顧及臉面,將成績任意誇大,其落榜的幾率當然很高。因此,如果估分處理不好,此種志願填報方式將對考生的傷害最大。

3.成績公布之後填報志願。這種方式能夠使考生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數,可以量體裁衣地進行選擇,從而被錄取到適合自己的高校和專業。但是,這種填報方式會使“扎堆”和“成批落檔”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要保證填報志願準確無誤,就必須了解報考同一學校和同一專業的所有考生的情況。雖然考生對自己的成績、排序了如指掌,但“知己”的同時並不“知彼”,只要考生不清楚競爭對手的情況,就不能完全避免報考的盲目性。所以有人戲稱考前報是“蒙著報”,而出分報是“報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