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三分法"巧解政治開放性主觀題

近年來聯考政治主觀題設問的指向性、限制性整體上得到加強,但設問不具指向、不進行限制與規定的開放性主觀題仍占有較大比重。此種題型在近幾年聯考中更是頻頻出現,它突出體現了聯考“能力立意”的宗旨,著重考查學生髮散思維、綜合評價的能力。其答案多元而不唯一,要求學生從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並全面地擴展思維,組織答案。其解題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因而此種題型被考生們視作最為棘手的“難題”,往往感覺“無從下手”“無話可說”。在多年的聯考複習備考教學中,我發現,如果能運用“三分法”,舉一反三,從不同的三個層面來組織答案,此類“難題”將可迎刃而解,且不失為一條捷徑。下面我結合近兩年的聯考試題及所供答案,對此類方法的體現與運用進行簡要介紹,希望能對同學們的正確解題提供一定的啟發與幫助。
 
  一、三“常識”法

【方法解讀】  從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三個內學科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說明,注意知識的廣度,在實際運用中一般只需其中兩個內學科的綜合。
  【適用題類】  此類題一般要求對材料內容及其中的各個行為進行認識與評價,側重於分析出其中體現的書本道理;其特點是不規定問題的學科知識範圍,要求開放作答,設問如“……說明什麼”“對……如何認識”等。
  【典型例題1】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取代了施行21年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對於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政府由強制的收容遣送改變為自願救助管理。其中一個重要結果是“三證”不全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在城市生活和居住取得了合法資格。(“三證”包括身份證、暫住證、進城務工證。)
  問題:將收容遣送改為自願救助管理說明了什麼?
  【參考答案】(1)收容遣送辦法存在一定的弊端(直接原因)。過去大批“三證”不全的進城民工被當作流浪乞討人員強制收容遣送,侵犯了他們在城市就業和居住的合法權利。將收容遣送改為自願救助維護了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流浪乞討人員的正當權利(從經濟常識角度看政府行為轉變的原因與意義)。(2)對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救助反映了政府的社會福利職能,而這種救助又以自願為前提,體現了國家對公民自由的尊重。從收容遣送到自願救助的變化體現了我國在人權保護方面的進步(從政治常識角度看政府行為轉變的原因與意義)。
 
  二、三層次法(或三“w”法)

  【方法解讀】 運用認識的一般規律,從是什麼(what)、 為什麼(why)、怎么辦(how)三個層次對問題進行逐層推進式分析,注意對問題認識的深度。
  【適用題類】 此類題多以論述題形式出現,一般要求對某一具體問題提出看法或進行認識。問題限於明確的知識點,但要求認識向縱深推進,且與現實熱點聯繫較緊,設問如“如何認識……”“對……的看法”等。
  【典型例題2】溫家寶總理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從今年起,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平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五年內取消農業稅。”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取消農業稅的看法。
  【參考答案】 溫家寶總理提出的政府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五年內取消農業稅的承諾,是加強農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的有力措施(“是什麼”的層次)。這有利於降低農民的恩格爾係數,充分體現了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我們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什麼”的層次)。除了取消農業稅外,還應該降低甚至取消農民負擔的各項費用。此外,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不僅僅只是稅費改革問題,還必須採取其他各種有力的措施(“怎么辦”的層次)。

  三、三主體法

  【方法解讀】 對問題的行為主體按“大→小”的原則進行分類:經濟方面的主體即市場主體為國家(政府)、企業(經營者)和個人(勞動者、消費者);政治方面的主體為國家(黨、政府)、地區(部門、集體)和公民(民眾)。從不同主體出發,對問題的解決進行分析與說明。
  【適用題類】  此類題一般要求對經濟、政治領域的某一不合理甚至違法現象提出建議與整改措施,設問如“怎樣……”“如何……”等。
  【典型例題3】 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國政府從國情出發,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積極的就業政策,確立了“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2003年中央財政就新增47億元專項補助資金,用於支持再就業;全年新增就業人員80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就業440萬人。為引導農民按需有序就業,國家制定了《2003—2010年全國農民工培訓規劃》,對農村勞動力開展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工整體素質和就業能力。
  目前我國農民工已突破1億人,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工傷事故多、逾時加班、子女就學難等問題已引起社會關注。請你就“怎樣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提出三條建議。
  【參考答案】 可以從以下方面提出建議: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和監督力度,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上從國家角度出發,提出建議),增強用人單位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從企業角度出發提出建議),提高農民工的維權意識等(從農民工個人角度出發提出建議)。

  四、三客體法

  【方法解讀】 對問題的行為客體即對象按“大→小”原則進行分類:經濟方面的客體為國家(市場)、企業(經營者)和個人(消費者、勞動者);政治方面的客體為國家(黨、政府)、地區(部門、集體)和公民(民眾)。針對三類客體,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說明。
  【適用題類】 此類題一般要求對經濟、政治領域某一合理或不合理行為的影響或意義進行分析,設問如“……的意義”“……有何意義”等。
  【典型例題4】 2003年1月,某網站推出以“2003年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您關注什麼”為題的網上調查,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截至2月25日,共有20多萬名網友投票選出2003年人大最受關注的十大問題。其中居第一位的是: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問題: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的主要依據和意義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略。(分析主要依據)(2)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有利於黨和政府的自身建設(從黨、政府角度看意義),有利於改善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的關係(從民眾角度看意義),有利於我國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從各部門角度看意義)。

  五、三語言法

  【方法解讀】  針對題中問題,從材料、教材、時政三方面素材中組織答案,做到材料語言、教材語言、時政語言的有機結合。
  【適用題類】  此方法普遍適用於材料分析題中,多要求對經濟、政治類現象的原因、意義或作用作出分析,設問如“……的意義”“……的作用”等。
  【典型例題5】 我國擁有300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這是中華民族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把我國建設成為海洋強國的可靠保障。
  2003年,全國海洋產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077.7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4%,繼續保持高於同期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
  運用所學經濟常識分析海洋產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 廣闊的“藍色國土”可以為我國經濟成長提供更多的資源(材料語言)。發展海洋產業,能夠促進產業結構的提升(材料、教材語言)。發展海洋產業,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教材語言),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材料、時政語言)。
  誠然,“三分法”對於解答聯考政治開放性主觀題具有很大幫助,但它絕不是一把可開啟此類題的“萬能鑰匙”。我們還經常會運用到“兩分法”,如現象與本質的結合、正反論證等,或可能出現的“四分法”“五分法”……並且,文中所列各類具體方法的運用也不是單一的、生硬的,它們經常交叉運用,相互滲透。如例題1既運用了“三‘常識’法”,又體現了“三層次法”;例題2既運用了“三層次法”,又體現了“三語言法”等。但不管是何種方法,都要求我們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發散思維,儘可能開放、全面、精確地進行解題。希望同學們能不斷探究,不斷總結,拓展思維,提高能力,聯考中的“難題”將不會再是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