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既要“沖”也要“保”—填報聯考志願常見問題解答

  1.在志願填報之前應該了解院校和專業的哪些信息?如何了解?

答:應該了解院校的相關資歷、學校性質、往年錄取分數線、招生指標、錄取規則以及專業設定等各方面的信息。相關信息可以通過院校開放日,招生通訊或直接與各院校招生辦公室電話聯繫,也可登錄該院校網站等方式查詢。以往年錄取分數平均線為參考,結合考生自身綜合情況填報志願。

2.如何選擇重點學科?如何選擇“冷”、“熱”院校及其中的“冷”、“熱”專業?

答:每所院校都會有重點學科,但重點學科的選擇應根據所選院校的實際情況而定。對於所謂“冷”、“熱”院校和專業問題,實際上應分為入學和就業兩方面談,“冷”、“熱”院校和專業由於入學時報名人數密度不一,競爭激烈程度不同,所以會出現錄取分數有差別。但有一點應該指出:即入學熱門專業不一定三、四年後畢業時是熱門就業,所以建議考生應結合自身興趣、特長、性格特點等綜合考慮專業選擇,且不可只盯著眼前的入學熱門專業。

3.填報的幾所院校應該如何拉開檔次?如何考慮同院校的專業級差?填報“平行”的專業志願過多對報考有哪些影響?

答:聯考錄取分數線有學校錄取線和專業錄取線之分,很多高校相差都在五、六十分。建議學生在填報志願時,採取“一衝、二保”或者“一保、二沖”的方法。所謂“一衝、二保”,就是指如果一本所報志願填得稍高一點,建議在填報二本志願時可以採取“保底”策略,避免一旦一本志願“沖不上去”,又因為二本志願填報過高而一落千丈。而“一保、二沖”的方法,就是指如果一本填的是自己比較有把握的學校,那么二本可以填報稍好些的高校或專業,這樣即使聯考分數和一本志願有差距,也可以進入到二本中的好學校好專業,不至於白白浪費分數。所以,填報志願前還應該把各個學校,特別是各個專業近幾年的“大門線”和“小門線”都摸清楚。

4.擴招後會不會降低教學水平?面對擴招的院校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應該如何去選擇?

答:國家在高校擴招前期做了許多具體工作,應該說不會因為增加學生人數而降低教學水平。考生應在詳細了解擴招院校是哪些專業增加了招生人數,課程安排如何等各方面的情況後,再進行填報。

5.在分數不夠自己理想專業的情況下,想利用轉專業的形式達到“低分高就”應該怎么做?

答:首先應該了解該院校是否允許轉專業,有沒有名額標準;其次了解轉專業的條件是什麼、自己是否能具備這些條件;最後有可能的話了解一下往年其他學生轉專業的情況,作為參考。

6.如何根據一模成績考慮志願如何填報?如果一模成績不佳,應該如何應對? 。

答:準確地說一模成績不完全代表聯考成績,考生不應該只根據一模成績考慮志願填報,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水平,綜合學習狀況,並參考歷次考試本區排名報志願,如果一模不理想只要靜下心來徹底分析不足,查漏補缺,通過最後階段的考前衝刺,成績應該還會有較大的提高空間

7.填報志願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答:無論文理科,填報志願都應該遵循兩個基本點:預測聯考成績+個人潛能。前者可以先幫助考生圈定報考的院校,後者可以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

8.填報志願的時候用不用考慮招生計畫沒有完成而產生的降分錄取的因素?

答:每個院校降分計畫是否完成,是否每年不固定,只有當年錄取結束後才可知曉,所以考生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力切合實際地填報志願,不應該去考慮其他因素。

9.在考慮按大類招生的院系時應該特別注意哪些事項?比如:招生按大類報名,同大類包括幾個專業,而且根據規定一個學校可以報五個專業,報這個大類算是報一個專業還是報多個專業?

答:這因學校和院系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有些院系下的幾個專業是單獨招生的,這種情況下每個專業就各占一個專業志願;有些院系是統一招生,入學後再選專業的,這樣的院系就只占一個專業志願。

10.志願填報和分數線是否真的存在“大小年”現象?

答:志願填報和分數線沒有絕對的“大小年”,這些都是受院校專業招生情況影響的,考生應該儘量避開“大小年”現象,多研究近兩年的錄取分數線,知道分數後第一時間速與目標高校聯繫,科學決策,確保線上有名。

11.對於低分段的考生,填報高職、大專院校也十分關鍵,應如何填報?

答:這部分考生雖然上了線,但成績屬於下游,填報志願時可選擇報考那些歷年來上線情況基本持平或者生源不足的院校,避開競爭壓力。選擇專業應該要儘可能考慮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