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高分復讀生自述 復讀耗掉了所有激情

第一年聯考,我差十幾分沒有考上清華,被南京審計學院錄取。經過一年的復讀,我如願以償地考入清華。我和我的一些同學都可以算作復讀成功的例子,回到母校高中都會被拉去做演講。然而,回憶起復讀那一年,感覺就是一個詞:後怕!

我是在原來的高中插班復讀,學習環境沒什麼變化,帶我的還是原來的班主任,對我又格外照顧。
 
  然而我發現,復讀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和自己一樣變得敏感,周圍的空氣也變得沉悶。

媽媽每天中午步行半個多小時給我做飯,這是高三時都沒有的。爸爸媽媽不再特別追問我模擬考試的分數,不再輕易地“損”我,也許他們也覺得我很累壓力很大吧。爸爸把養了好幾年的一對鹿狗都送人了,怕它們的叫聲影響我學習。班主任老師也對我的每次考試成績更加敏感,在復讀的一年,我幾乎每次大考都能拿到年級第一名,然而二模成績掉到了十多名。如果是去年,班主任會在班裡當眾批評我,給我施加壓力,而這次,她只是放學後悄悄叫我留下,幫我找各科的原因。

我不去各種親戚朋友同學的聚會,仿佛是在閉關修煉。那年夏天,我推掉了所有的學子宴,甚至沒有給我最好的朋友送行。我怕目睹他們的離去讓我更加浮躁,我只是又開始了簡單重複的備考生活。尤其讓我鼻子發酸的是,過年的時候很多和我一屆考上大學的同學回來看老師。那時候我總是躲在教室的一角,即使迫不得已在走廊碰到了熟悉的同學也都只是強顏歡笑地打個招呼便匆匆離去。

最讓我難受的是一次頭兩年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來到班級座談,我沒堅持幾分鐘便偷偷溜出了教室。我並不覺得低人一等,也不是自負地認為自己將來一定更好,只是不想讓他們來打擾我好不容易平靜的心。要知道這種平靜是多么脆弱,也許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讓我的心情波濤洶湧。

在家人、老師、朋友的呵護下,我走過了復讀的一年。當初選擇復讀的時候想的是為去清華、北大再搏一次,然而真正走過了這一年,我發現它耗掉了我所有的激情,磨掉了我所有的稜角,或者說我變得客觀和理性。第二年填報志願的時候我報的是人大。後來,清華的招生老師覺得我的分數報清華應該很穩妥,校長也做爸爸媽媽的工作,最後我才改填了清華。

其實這不是一種執著,同樣是一種妥協,作為文科生的我沒有報考北大是因為我已經再沒有膽量搏了,北大文科的分數會比清華高一些。然而出分了,我是市裡的文科狀元,在全省的排名也進入了前二十,超過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十多分,但還是與我最嚮往的大學永遠錯過了。人人都是會有遺憾的,尤其是復讀生的膽子更小,一般不是大分數超過分數線是不敢報考的。然而能一路平穩地發揮,我已經很慶幸了。

不知不覺在清華度過了兩個夏天,回想復讀的那一年,已經沒有過去那樣悲情了,也不認為人生就那么一條路了。因為我面前有了更大的挑戰,我周圍有了更優秀的同學。我這才感覺到聯考是一線天,太執著那一道光會被壓得透不過氣。而大學才是一片天,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僅僅是分數,學習的東西也更加符合興趣,更有實用性。在大學,你不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在為了自己的生涯規劃在學習,生活的圖景也就變得色彩斑斕。

大學也面臨更大的壓力,快大三了,讀研?工作?一切更要靠自己,在陌生的城市,在北京這樣一個大得可以淹沒任何一個人的城市,經常會覺得沒有根,沒有依靠。我的專業就業前景不好,有時候和同學打趣自嘲說:你看審計風暴風風火火,你說我要是去南京審計了,找個安生的工作不也挺好。復讀了一年,考了清華,還可能沒工作。現在這個時代,不是有個名牌標籤就萬事不愁了,其實學習那么多年更多的就是為了很好的就業,而用人單位看重的更多的是你的工作能力和經驗。

兩年的大學生活,讓我悟出了一些道理:人生一年又一年,只要每年都有所積累,有所成長,都有那么一次自己認為滿意的花開時刻就好。即使一時不順,也要敞開胸懷。生命的榮枯並不是簡單的重複,一時的得失不是成敗的尺度。花開不是榮耀,而是一個美麗的結束,花謝也不是恥辱,而是一個低調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