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程碩士考試歷程總結

  幾年前在職考了一下1月份的研究生,數學46、政治40,英語56,專業76,慘,幾年都不敢再考試了。

上海這個大城市,人家都在學習,我不學習不行啊,現在的正規碩士畢業後找工作都不敢開高價了,咱這個本科不知道還能混多少時間。5月份從網上無意看到工程碩士考試,我了解了一下什麼是工程碩士(大家別笑我),覺得挺好,可以弄個學位又可以學點東西(其實還可以少做點家務),跟老婆說,老婆回答:“考吧,我支持”,於是當天就去報了輔導班,就這樣,我開始了gct的準備歷程。

畢業九年了,好多東西都忘記了,語文從高中畢業到現存已經13年了,名人名言佳句已經全忘,數學公式已記不住了,英語還好,計算機專業的英文資料有時還在看,但語法也忘得差不多了,我知道,要想過關,必須努力。因此,我很珍惜每次的上課機會,天氣再熱,每次上課我都參加,上的是遠程班,看的是投影,雖然過幾天我能從家裡上網看到老師講課的錄像,我仍然騎車到教室去看現場直播,我認為在教室里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一個小時的上課可以抵上我在家裡看上好幾個小時。上課的學生,沒有一個是認識的,由於是遠程班,有問題無法直接和老師交流,有了問題就上網去找答案,實在找不到答案的,只有放在一邊了,心中可真是苦惱啊。

畢業這么多年,拿起書來看,有時真是費勁,而且還容易分神,要處理工作,與老婆小孩的關係,與自己父母、與老婆的父母的關係等等。歐洲杯、奧運會,有時忍不住,就邊看電視邊看書,有時就看到比賽結束,效果不好,但總比沒看好,還有網路遊戲,我喜歡點麻將,每天都要玩一下聯眾麻將,有時老婆看不下去了,就放出話來:“報名費、輔導費、資料費一共花了2500多,考不出來就白費了,要不就不要看了,還要浪費電,這么有空,陪我去趟娘家,陪我逛街,要不陪小孩玩一會,給她講故事”。有時我有自知之明,下班比老婆早,就先玩上一個多小時,等她回來再看書。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接送小孩的活,都交給我父母了。每天吃完飯,大概7點半,看書大概2、3個多小時,不過家裡看出,效果一點不好。

想想過去的幾個月,有時實在是不輕鬆,上班時不能看書,畢竟自己還想在單位呆下去,也防止別人眼紅;晚上下班想休息,可一想到考試,就硬著頭皮看;小孩早產50天,身體不是很好,有幾次晚上半夜發高燒送去醫院,那個累啊,別提了。

10月1日,陪老婆去了娘家,呆了3天,從4號開始到考試前的每個雙休日,我都每天2套模擬試題,做得很沒信心,語文最高一次72分,一般40分左右,英語,邏輯,成績最好,70-80之間,數學70左右。最害人的是2003年的數學真題(複習前做過語文和英語,有70多分)和今年的那本指南書(號稱大綱),指南書上我數學、邏輯、英語得分都超過90,語文也及格了,有60多分,總分有356,2個小時50分鐘做完,心中狂喜,在最後階段也就放鬆了警惕。

影響我學習動力的還有另一個因素:工碩只有學位,沒有學歷,好多單位不承認。有時想想就不大想學,有一段時間心中一直充滿矛盾,可是已經花了2500,還有以前一段時間付出的努力又要白費,還是堅持下來了。在這個迷惘的過程中,卻使我堅定了另一個信念,一定要學點真的知識,跟上時代的節奏,總有一天會用得上的。

考前1 個星期,公司讓我到門店去進行考核工作,不可能請假,就把以前做錯的題目翻出來匆匆地看了看。

10月23日開始考試了,雖然做了不少模擬題,考試時時間還是沒控制好,邏輯最後15道沒時間做,全選的c和d,考完後鬱悶了好長時間,數學一點把握都沒有,最後做邏輯時還有35分鐘,題目沒看完就開始選答案了,邏輯也危險了。數學是沒有意識到今年比去年的題目難度相差如此之大,可是邏輯沒做完,真的很鬱悶。回到家老婆也很理解,讓我隨心所欲玩了一個星期的麻將。

在等成績的過程中,我想如果考不過,就準備明年去考國際證書或者學外語口語去,不能放鬆自己對學習的熱情,在最後的複習過程中,麻將也玩得少了,現在也不怎么想玩。

成績出來後,根本出乎我的想像,語文78、數學76、邏輯56、英語68,意外的是,語文居然考出了歷史最高分、英語卻是歷史最低分,數學比預想的高出許多,邏輯也比預想的要好,可以說,沒有一門成績在預想之中。

考試已經結束,我想還有不少經驗教訓:
1、要堅定信念,不能動搖。
2、要有臨場變的能力,數學沒控制好時間
3、要有面對困難的準備,紮實複習,就不怕題目難度的加大了
4、不要想當然,如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題目的難度等等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老婆對我的支持,以及在網上給我幫助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