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考試知識能力表達

一、選擇題(15道)

1.對下列各組詞語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外埠(bù)  物阜民豐(fù)  出訪(fǎng) 茶坊酒肆(fāng)

b.暫時(zhàn) 嶄露頭角(zhǎn) 氣氛(fēn)  紛至沓來(fēn)

c.條幅(fǔ)  萬方輻輳(fú)  咀嚼(jǔ)風雨無阻(zǔ)

d.勾當(gòu) 鈎心鬥角(gōu) 禁止(jǐn)  噤若寒蟬(jìn)

2.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雨果是世界人民喜愛的作家,也是中國人民喜愛的作家,但因時間和空間的關係,人們只能對他敬而遠之了。

b.生活本身就是五花八門的矛盾集合,人們對生活的解釋完全是各抒己見。

c.人來到人世,並不是為了在無所事事中度過黯淡無光的一生,而是為了從事偉大而壯麗的事業。

d.將龜龍作為偶像,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而這兩種觀念為漢族人兼容並包,是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一種表現。

3.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白的絕句《望天門山》,杜甫的律詩《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詞《憶江南》都充滿了對現實生活和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b.《詩經》開創了現實主義詩歌的先河,其後主要的現實主義詩人有杜甫、白居易和陸游,他們使現實主義詩歌得以繼承和發揚。

c.十九世紀世界文壇上湧現了許多有才華的作家,如英國的狄更斯、丹麥的安徒生、法國的雨果等。

d.現代文學作品中反映舊中國勞動人民遭受壓迫與剝削的痛苦生活的小說有《祝福》《包身工》《駱駝祥子》等。

4. 在下列選項中,採用多黨制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有

a.加拿大、荷蘭、義大利 b.澳大利亞、比利時、西班牙

c.英國、荷 蘭、澳大利亞  d.丹麥、比利時、西班牙

6.全球範圍內的氣候異常條件日漸頻繁。據世界氣象組織2002年3月份發布的2001年世界氣候公報,2001年世界氣候異常,氣溫升高,颶風頻繁、暴雨成災、乾旱嚴重,為歷史所罕見。從哲學的角度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

a.自然規律發生作用的頻率增大了

b.人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預防和避免規律發生的破壞作用

c.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時都沒有按客觀規律辦事

d.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活動中,忽視了規律的客觀性,加大了對自然的破壞和攝取

7. 名列全球五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公司由於出具虛假的會計報告,其信譽嚴重受損,並被美國法務部提出指控,面臨著倒閉的命運。這說明

a.會計事務所應由國家直接經營管理

b.誠實信用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命

c.法務部門的指控是導致安達信面臨倒閉的根本原因

d.法律中介服務機構無法對市場經濟產生“自律”作用

8. 法國作家雨果說:“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這句話強調的是

a.理想受生活存在的制約 b.理想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

c.人要有物質生活,更要有精神生活 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

9. 據《中國環境報》報導:在紐西蘭測得太陽紫外線輻射比10年前所測數據要大12%.下列現象中與紫外線增多直接有關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強,建築物和文物古蹟受腐蝕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內障和皮膚病的人數明顯增多

d.季風區的洪澇災害

10.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下列中的

a.菲律賓 b.馬紹爾群島 c.庫克群島 d.印度尼西亞

11. “試管嬰兒”技術是解決不孕症的有效手段,1978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例“試管嬰兒”。這項技術實際上是指受精卵在體外培養3d~5d,形成胚胎後移植回母體子宮,著床後繼續發育形成胎兒直至分娩。請判斷“試管嬰兒”技術在生物學上依據的原理是:

a.有性生殖 b.無性生殖 c.克隆技術 d.基因工程

12. 下面哪種現象屬於特異性免疫:

a. 淚液中的溶菌酶可殺死沙眼衣原體

b.淋巴結內的吞噬細胞吞噬侵入人體的鏈球菌

c.胃液中的鹽酸可殺死部分進入胃內的細菌

d.體內的天花抗體能防禦天花病毒

13.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反對神學迷信,主要是因為

a.新航路的開闢打破了“天圓地方”說

b.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運動動搖了天主教會的地位

d.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創立

14. 達爾文認為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新物種起源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選擇 人工選擇  b.遺傳 變異

c.自然選擇 變異  d.人工選擇 遺傳

15. 轎車是我國關稅稅率最高的產品,進口轎車的稅率原來高達80%~100%.在高關稅多年保護下的中國汽車行業,國際競爭力至今仍然比較弱。這表明

①對於我國汽車行業來說,只有進一步提高關稅,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②我國汽車行業應儘快通過技術和體制創新,提高自身素質

③高關稅對我國汽車行業的保護有利也有弊

④高關稅不利於我國引進先進技術和投資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題(15道)

1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即使在當前的商業戰線上,我們也應該提倡平等競爭的原則,而不應該耍陰謀,使手腕,互相挖 .

②這本小說太吸引人了,他一翻開就捨不得放下, 連吃飯都忘了。

③距離聯考日子已經不多了,我們不能讓時間這樣白白地 ,應該把它充分利用起來。

a.牆腳 以至 流逝

b.牆角 以至 流失

c.牆角 以致 流失

d.牆腳 以致 流逝

17. 與下面語段銜接最恰當的一句是

我喜歡眼前飛舞著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它才是花一樣的美麗。它好像比空氣還輕, .

a.悠然自得地在半空中徜徉,踱著方步灑落到地面上來。

b.非但沒有向地面飄落,反而悠悠地向半空中飛去。

c.隨著微風上下翻卷,遲遲不肯落到地面上來。

d.並不是從半空里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上捲起來的。

18.下面是一首對仗工整的古代詩歌,它寫的是閒適恬靜、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最能表現該詩意境的一組詞語是:

溪漲清風 面,月 繁星滿天。

數隻船 浦口, 聲笛起山前。

a.拂 落 橫 一

b.吹 落 泊 幾

c.拂 圓 泊 一

d.吹 圓 橫 幾

19. 人們到南極洲進行科學考察的最好季節是

a.極晝期 b.極夜期

c.4月至6月  d.8月至10月

20. 2003年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獲得 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a.黃昆 2003  b.王選 2002  c.金怡濂 2002 d.吳文俊 2001

21. 1937年,日軍發動______事變,中國軍隊奮起抵抗。全國的抗日戰爭由此開始。

a.九一八  b.八一三  c.七七  d.一二九

22. 是北宋范仲淹“慶曆新政”的中心內容

a.減輕徭役  b.提倡農桑  c.加強軍事  d.整頓吏治

23. 標誌著蘇聯完全解體

a.1990年蘇共放棄黨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

b.1991年《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公布

c.葉爾欽當選為俄羅斯首任總統

d.《阿拉木圖宣言》簽署

24. 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

a.戰國時秦的統治之下    b.漢武帝設定郡縣機構

c.蜀漢政權統治時期   d.南朝江南開發時期

25.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注重的問題是

a.重用人才  b.善於納諫  c.輕謠薄賦  d.減輕刑罰

26. 為動物細胞間的物質交換,化學信息的傳遞提供直接通道的是

a. 間隙連線  b. 緊密連線 c. 橋粒 d. 胞間連線

27. 以單位面積計算,熱帶雨林中殘枝落葉比溫帶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機物的積累量

a.前者等於後者 b.前者小於後者 c. 無法比較 d.前者多於後者

28. 邊哭邊吞咽食物時,食物容易掉入氣管,是因為

a.氣流衝擊,喉腔擴大  b.氣流衝擊,聲門裂開大

c.懸雍垂來不及遮蓋喉的入口   d.吞厭軟骨沒有蓋住喉的入口

29. 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決定一個經濟單位或個人是否成為納稅人的是

a.是否直接負有納稅義務  b.是否具有法人資格

c.是否懂法並具有納稅意識  d.稅法的規定和企業或個人所處的經濟地位

30. 在國際市場上,商品價值應由

a.該商品生產國在生產這一商品時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b.已開發國家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c.世界平均的勞動單位決定

d.任何一國的個別價值決定

三、閱讀理解題(5道,20小題)

(一)閱讀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四道題:

①“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變為成語就是四個字“好為人師”,用以批評那些不謙虛、喜歡以教育別人姿態出現的人。

②其實,在不少情況下,“好為人師”並不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你的知識比某人多,經驗比人家豐富,在別人需要的情況下,給別人作些知識傳授或經驗介紹,不是應當稱頌的嗎?

③一個人長了嘴巴,不說話就是“失職”,遇到別人在認識上有缺陷或錯誤時,能抱著同志式的熱忱,給以教育和幫助,是應當提倡的。比如,你看見人家寫錯了字,告訴他一聲,這個字應當怎樣寫,這樣“好為人師”,人家是歡迎的。

④另一種立意,可以把“師”理解成“教師”,教師本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是,有些人在經濟大潮衝擊下,加之舊的傳統觀念影響,多不願當老師,而那些有志於教育事業的青年人,“好為人師”,則是應當受到鼓勵的。全國特級教師魏書生本是一名工人,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一共向各級政府部門打了二十幾份申請報告。近年來,有的地方在聯考時,師範院校提前招生,有的地方在高校錄取時,師範院校降檔錄取,無疑都是在鼓勵考生“好為人師”。

⑤還可以將“好”的意思理解為努力、認真的意思。即,要好好地當個人民教師。教師擔負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必須全身心地投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了教師待遇低,社會地位不高,使得一部分教師跳槽改行,“下海”經商,另一部分教師人在課堂,心在市場,以本職工作為副,以第二職業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響,這是應當否定的。一方面,有關部門要關心教師,使之“好為人師”;另一方面,當教師的要立足本職,當好教師,不能誤人子弟。

31.第⑤段中“使之‘好為人師’”的“好”讀音、意義全對的一項是

a.hào,喜歡  b.hǎo,易於、便於

c.hào,愛    d.hǎo,完成

32.第⑤段中畫線句“這是應當否定的”中的“這”指代的具體內容是

a.一部分教師以本職工作為副,以第二職業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響。

b.一部分教師因待遇低而跳槽改行,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響。

c.一部分教師跳槽改行,“下海”經商;另一部分教師人在課堂,心在市場。

d.教師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

33.本人中作者對“好為人師”的“師”的解釋是

a.既指給人以教育和幫助的人,也指教師。

b.喜歡做別人的老師、不謙虛的人。

c.既指喜歡做別人的老師、不謙虛的人,也指教師。

d.既指喜歡做別人的老師、不謙虛的人,也指給人以教育和幫助的人。

34.為本文選擇一個恰當的標題

a.好為人師 b.好為人師“新解

c.“好為人師”當贊 d.都來作“人師”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四題。

大爆炸理論的最直接的證據來自於對遙遠星系光線特徵的研究。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測量了18顆恆星(它們距地球的距離是已知的)發來的光,發現它們全部都存在著紅移。哈勃得出結論,這些恆星一定相對於我們(觀測者)在後退。因為根據都卜勒效應,恆星一邊後退一邊發光而且光速(相對於觀測者)是不變的話,我們收到光的波長就會長於原來的值。就如遠去時的聲音將變向低音,光將偏向紅光。哈勃認為,遙遠星系的光波變長(紅化)是由於宇宙正在膨脹的結果。在一個正在膨脹著的宇宙中的任何一點來觀測,其周圍的任何星系都是離它退行的,離它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越高。

如果宇宙正在膨脹,它在過去必定比較小(這也是蘊涵在膨脹觀念中的邏輯結論)。如果能倒放這部“宇宙影片”,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星系在遙遠的過去是聚合在一起的。並且根據現在的膨脹速度,我們還可以推斷這種聚合狀態必定出現在好幾十億年前。科學家們現在將之定在150億年左右。

對大爆炸宇宙學有力支持的第二個觀測證據出現在1965年。兩位美國科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偶然地檢測到瀰漫在全天空的微波背景輻射。這個發現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對它的測量表明,它的有效溫度大約比絕對零度(約等於–273c)高3度,可寫為3k.只能將微波背景輻射解釋為這是宇宙原初階段(大爆炸階段)的直接遺蹟,把它看作為宇宙誕生時灼熱火焰的餘輝,是從大爆炸散落的殘餘輻射由於宇宙膨脹而冷卻所具有的。實際上最早提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假說的科學家就意識到,如果宇宙起始於遙遠過去的某種既熱且密的狀態,那就應當留下某種從這個爆發式開端灑落的輻射。

35.文中畫線處“紅移”的意思是

a.恆星一邊後退一邊發光,觀測者收到的光的光波變長。

b.恆星發出的光呈現紅色,觀測者可以看到它緩緩後移。

c.恆星如果用不變的光速發出光線,那么光線將偏向紅色。

d.恆星與地球的距離是已知的,它們向地球發出紅色的光。

36.從哈勃的研究成果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18顆恆星發出的光存在“紅移”,可以推知這些恆星在後退。

b.分析遙遠星系的光波變長這一現象,科學家推知宇宙在膨脹。

c.在宇宙中任何一點觀測,都會看到周圍星系因膨脹而在退行。

d.哈勃所測量的“紅移”,並非指恆星具有能發出紅色光波的物質結構。

3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宇宙膨脹理論有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學說的正確。

b.宇宙膨脹如果是事實,那便證明它過去是聚合狀態。

c.微波背景輻射現象證明了宇宙膨脹理論的正確性。

d.微波背景輻射呈低溫狀態,可見是大爆炸的遺蹟。

38.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家們推測,大約150億年前發生了宇宙大爆炸,宇宙由此誕生。

b.宇宙原初階段處在既熱且密的狀態,不斷向四周灑落著灼熱的輻射。

c.微波背景輻射以相同的強度射向地球,可以推知宇宙大爆炸的規模。

d.由於宇宙膨脹,地球當然也隨之膨脹,太陽系、銀河系也隨之膨脹。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後面四題。

在古代建築中,沒有任何一種像古希臘和古羅馬那樣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和聯繫。

與微型、完美和富於詩意的希臘城邦相比,羅馬帝國是冷靜、實際和充滿著擴張性的。從公元前一世紀開始,羅馬迅速發展為世界強國,它的建築風格也隨著領土的無邊蔓延而遠播。羅馬人後來併吞了已經衰落了的希臘。羅馬人不僅迷戀希臘的雕塑和繪畫,也對它的建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那個“全面希(臘)化”的時代,他們把希臘的柱子和匠師遷移到了羅馬。但是希臘建築的細膩優美情調顯然不符合羅馬人的口味,羅馬不需要像希臘人那樣,詩意地展示它的優美。羅馬是君權至上的大帝國,需要足以表現帝國的強大和氣魄的建築,漫步在羅馬遺址巨大的柱列間,人們會覺得自己像螞蟻一樣弱小,詩人愛倫坡的詩句“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正是一語道破了這兩大建築風格的真諦。

羅馬大鬥獸場在藝術成就上被談論最多的是它的外形。我們知道,希臘建築是建立在單純的梁與柱關係的系統之上,希臘人創造了柱式,帕台農神廟就是完美的體現。到了羅馬人這裡,他們更注重運用拱券,使羅馬建築可以產生複雜的跨度和開敞的室內空間。如果說希臘的建築是藝術家的創造,那么羅馬更類似於工程師的構想。

我們注意到,這座大鬥獸場是連線的拱券支撐的,在它的表面,羅馬人巧妙地貼”上了一層古希臘柱式,它在表面雖然只起裝飾作用,卻好像比拱墩更突出地起著實際支撐的作用。如果你用有關希臘柱式的知識去辨認,就可以看出原來羅馬人是如此精通希臘柱式的語言內涵。他們將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層,讓人感到它們在有力地支撐著上面巨大的重量。第二層的愛奧尼柱式顯然是一種過渡,它們優雅地舉起鬥獸場院的上半部分。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後一個承重層,它們華貴的儀態使鬥獸場充滿生機,好像花環盤繞在鬥獸場的頂部。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過渡的順序,被羅馬人恰到好處地發現和運用了。

在大鬥獸場的外部造型上,羅馬人為了實際的需要把希臘柱式進行了重新拼裝,檐部變成了圓開鬥獸場的裝飾帶。我們很容易想像如果沒有這些希臘柱式的裝飾,大鬥獸場將會多么單調和乏味,——羅馬的工程師藉助希臘藝術家的作品,表達了他們追求美和文化素養的願望。在羅馬建築中,希臘柱式一直被當作“形容詞”來使用,因為安排得恰到好處,它們往往又好像具有“動詞”的意義。更重要的,隨著在大鬥獸場形體上的希臘柱式組成的網路,展示了羅馬建築的“語法”。羅馬建築藉助希臘的語言,表達了它的思想。

(選自《大地之靈。羅馬大鬥獸場》,有刪改。)

39.下列對古羅馬與古希臘建築差異和聯繫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建築呈現的氣勢與風格上,二者的追求是不同的。

b.古羅馬建築與古希臘相比,外形更加複雜多樣,融入了更多技術成份。

c.在追求建築的美感與文化感上,二者的需求是一致的。

d.古羅馬建築完全繼承了古希臘的實用性,批判繼承了古希臘的藝術性。

40.下面是有關希臘柱式的知識,請根據文意推斷,對應正確的一項的

①柱頂較高,柱頭完全被裝飾化,如花籃端放,花細膩。

②柱身纖細,如有彈性,呈現一副窈窕有裝飾的女性姿態,輕快生動。

③柱身粗壯,質樸,簡潔,表現了石材的個性,顯示了男性的剛勁和優美。

a.①多立克柱式 ②愛奧尼柱式 ③科林斯柱式

b.①科林斯柱式 ②愛奧尼柱式 ③多立克柱式

c.①多立克柱式 ②科林斯柱式 ③愛奧尼柱式

d.①愛奧尼柱式 ②科林斯柱式 ③多立克柱式

41.對希臘柱式“形容詞”、“動詞”、“語法”意義的依次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支撐作用 結構作用 修飾作用

b.修飾作用 結構作用 支持作用

c.修飾作用 支撐作用 結構作用

d.結構作用 支撐作用 修飾作用

42.根據本文內容,以下分析或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羅馬人對古希臘建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全面希化”,並加以改造,終於誕生了自己的建築風格。

b.帕台農神廟是一座建立在柱樑關係的系統之上的完美建築體,是體現詩意美的古希臘建築的代表。

c.愛倫坡的詩句表現了古希臘與古羅馬建築的不同風格,也表現了兩國人面對世界的不同心態與情調。

d.古羅馬大鬥獸場融技術的實用性與藝術的裝飾性於一體,其建築語言與建築思想的完美結合堪稱經典。

(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四題。

(1)數學界引為自豪的是:在現代科學中,只有一種統一的數學符號系統。不同民族的數學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從最簡單最基本的阿拉伯數字到最複雜最深奧的公式,儘管各國的讀法不同,然而意義卻是互通的。語言學界則完全相反。古今中外各種語言的多樣性恰恰是他們研究的主要對象。

(2)的確,數學跟語言學之間的距離是這樣遙遠,他們好像構成了人類知識寶庫的相對的兩極。直到本世紀的上半葉,人們還是普遍認為:只有天文學、物理學和工程技術等方面才使用數學;而文學藝術、人文科學以及跟社會有關的各行各業,只能使用日常語言來表情達意。大學的“文科”和“理工科”涇渭分明:學理工的不在語言文字上下太大工夫,學文科的則把數理化視若畏途。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為數學家和語言學家的極少,更少有人想到過要把這兩者融會貫通為一個新的有機體。

(3)近百年來,數學方法不僅在天文、物理學領域獲得驚人的發展,而且滲透到生命科學、人文科學領域中來,首先在生物學,然後在經濟學和社會學等方面,數學方法取得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成功。於是,數學家的目光愈來愈頻繁地注視著語言現象。如俄國大數學家馬爾柯夫就曾用機率方法統計過普希金的史詩《歐根。奧涅金》中的俄文字母的序列,來說明自己隨機過程數學理論;速記學家和字母印表機的發明者們,曾大規模統計英文字母的頻率,用來設計速記符號和打字鍵盤。這些人都是嘗試運用數學工具來研究語言的先驅者。

(4)把數學和語言學這兩門差別懸殊的學科緊密聯繫起來的紐帶,是語言通訊技術和電子計算機。前者實現了語言符號的遠距離傳輸和轉換,後者用數位化的快速運算來處理非數值符號——語言。科學的發展使數學領域空前擴展了,語言學的領域也空前的擴展了。它們都擴展到以符號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因而就發現了共同的邊界,並且彼此滲透。於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數學語言學”就應運而生了。

43.從第1段內容看,語言學界引為自豪的是什麼?下列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a.在現代科學中,只有一種統一的數學符號系統,而各國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語言。

b.不同民族的數學家可以很方便的交流成果,而各國的語言學家不可能這樣交流。

c.各國數學家使用的數字及公式,意義是互通的,語言學家使用的語言文字各不相同。

d.數學家研究的主要對象明確單一,語言學家研究的主要對象則豐富多彩。

44.下面最能體現“在文明史中,能一身兼為數學家和語言學家的極少”的原因的一項是

a.數學跟語言學之間的距離是這樣遙遠,它們好像構成了人類知識寶庫的相對的兩極。

b.人們錯誤地認為,數學和語言學無關,只有搞社會科學的才需要用語言來表情達意。

c.大學的“文科”和“理工科”涇渭分明,學生不願在不相關的學科上耗費精力。

d.人們的思想還不夠解放,還沒有人想到過要把這兩者融會貫通為一個新的有機體。

45. 對第3段開頭一句使用“滲透”一詞分析評價最恰當的一項是

a.從前面“獲得驚人的發展”來看,這裡用“發展”一詞承接關係更為明顯,語脈更為連貫。

b.天文、物理學領域屬於理科範疇,生命科學、人文科學屬於文科範疇,用“涉及”更能反映發展過程中的主從關係。

c.用“滲透”一詞,準確而形象地反映了數學方法與生命科學、人文科學產生聯繫的漸進過程。

d.從後面所舉事例來看,只有馬爾柯夫是數學家,其餘的人與數學關係不大,用“滲透”一詞準確地反映了不同的人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46.縱觀全文,不屬於數學語言學“應運而生”必備條件的一項是

a.20世紀以來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要求。

b.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理”不該分家。

c.語言通訊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產生。

d.數學與語言學之間有了共用的邊界,並且被彼此滲透。

(五)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後四題。

一個時代的文學繁榮,總表現為創作成果和理論建設互相聯繫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對於它的前代是一種豐富和發展,而對於它的後代則起著開拓和推動的作用。如果這個論斷基本正確,那么,我們認為: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建安時代無疑是一個文學繁榮的時代。

繁榮的建安文學,上承詩、騷反映現實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兩漢辭賦重視文采的經驗,為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長河,開闢了一脈新的源流。“水懷珠而川媚”,所謂“建安風骨”,就是這一脈源流中一顆發光的明珠。由此往後的時代,倘若文學脫離現實,走上邪路的時候,“建安風骨”就成了人們力矯時弊,喚起革新的一面旗幟。從借鑑意義說來,直至今天,研究建安時期的文學,仍然可以令人從中獲得許多親切的教益。

那么,為後世景仰的一代詩風是怎樣形成的呢?經濟發展要求當然是決定的因素,但是,在階級社會中,經濟只能通過政治、通過時代的思潮才能作用與文學。反過來說,文學也只有適應時代的思潮,只有通過政治,才能作用於經濟。因此,時代思潮、統治者的政策和策略,直接制約著文學發展的方向。健康的時代思潮,正確的政策和策略,是一切文明時代文學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其中的關鍵是領袖人物的意志和民眾利益的一致,作家、評論家的思想和民眾願望的一致。

47.對第一段中加點的“它”指代內容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時代 b.一個時代文學的繁榮

c.兩個方面 d.一個時代的……兩個方面

48.第二段“建安風骨就成了人們力矯時弊、喚起革新的一面旗幟”一句中“力矯時弊”指的是

a.糾正當時的不良文風

b.努力矯正文學脫離現實,走上邪道的弊端

c.文學脫離現實,走上邪道

d.努力糾正不良的文學創作

49.“建安風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下面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經濟發展的要求是決定的因素

b.時代思潮、統治者的政策和策略,對文學發展方向的制約

c.領袖人物的意志和民眾利益的一致

d.作家、評論家的思想和民眾願望的一致

50.聯繫學過的知識,對這三段文字理解判斷不夠準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第一段是總說,段末雖然用了一個假設關係複句,表達的卻是一個非常肯定的論斷:建安時代是一個文學繁榮的時代。這樣說用詞委婉,很有分寸地表明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b.第二段緊承前文,指出建安文學既注重現實,又重視文采,是我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源頭:“建安風骨”也已成為人們力矯時弊,喚起革新的旗幟,論述了今天研究建安文學的意義。

c.第三段則進一步探討建安時代的詩風形成的原因,指出政治、時代思潮在經濟與文學的關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領袖意志、作家思想與民眾利益、民眾願望是否一致,直接影響著文學的發展。

d.“一個時代的文學繁榮,總表現為創作成果和理論建設互相聯繫的兩個方面”,建安時期的文學,有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一批文學家大力提倡,身體力行,稱之為“繁榮”,是恰如其分的。

參考答案

一、(15小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dddbccdadbcda

二、(15小題)

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aaccddaaabddc

三、(20小題)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bcacaccadbcadacbabbb